目前分類:啊爸的話 (1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躑躅天命歲月之冬   回首曾經生涯輕嘆

家:模糊與清晰交雜的互換  而我究竟身在何方?

~~

    童稚時骨肉曾東西牽絆

求學後~家是k書與睡覺的一床板

           同學與朋友才是心的方向

工作後~職場是名利殺戮的戰場

家:冷漠的四牆仿佛節節的車廂

     追逐過後的響宴誰來分享?

婚姻的加入帶來了真正的圓滿

幼苗的勃起更讓我有揮灑地方

付出的喜悅總是理所當然

家終於有了真正的形象!

~~

苗正茁壯....也終成了過場

人在何方?一盞燈光幾盤菜湯..冷了又燙

只要歸來...總給我心安的盼望.

~~筆於空巢期前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在臉書上加入不少小朋友,在與他們互動中不知不覺找回了年輕,卻也為年輕人歡呼與焦慮,兩代彼此間的距離與期許總是存在,雖然我早是父執輩,站在這個角度很想為吾輩講話,但有個不時專門找碴的兒子,我無法大言不慚更不敢立場偏差!以下只是我的一些感觸:
1、我們都經歷過年輕,決非憑空老成的。所以你們部份的心態,老芋頭應該了解,可是老芋頭多於你們的經歷卻是你們需用歲月來彌補的,(老掉牙的話,不知傳過幾代了)。
2,時空背景環境都會變遷,惟一不變的是「愛」。每個小朋友剛誕生時,做父母的都只期許他快樂平安順利的長大;隨著小孩地成長與表現,老人家的期許也跟著變化,有人是恨鐵不成鋼(期許過高);但大部份是隨著你的表現適當的提高期許。也就是你的成長表現是因,期許是果(當然有些期許是比較來的);我想沒有一個父母會甘心「長他人志氣,滅自我威風」(孩子們,你也不想吧!)
每個生命在誕生之初,都是第一名;只是你沒有記憶了!不管你是過動兒,遲緩兒、、、很公平的;因為你在數億的精子中拔的頭籌,所以初始沒有人有資格妄自菲薄。
3.青春期的表現與叛逆,老人們該都有過,只是程度與表現方式的差異;但你們知道老人家也有更年期嗎!它的臨床表現雖也因人而異;但有時效果也不較青春期遜色。有人嫌父母不關心自己,不體諒自己;但反問你們,知道父母生活上的瑣碎改變是為了經濟上的重擔或生理上已面臨「更年期」甚或心理上已意識到「空巢期」的恐懼!公平一點吧!小朋友。
4、第一次,新手上路請多包函:老大與老么在教養上的最大差異在於第一次是在摸索中前進,就好像你第一次談感情沒經驗般,父母們邊摸索邊學習,你的第一次也是家長面對的第一次;老么們是幸運也不幸,雖然家長有經驗,但兄長的表現有時會修正反映在對你的要求上。隨著老大的成長獨立,部份老人對空巢期的憂慮緊接而來,所以有時在老么的處理與要求上就與老大有所不同。但也請體諒!
5、在野與執政:為啥這麼說?因為老輩的就像執政黨,有太多的包袱與責任去承擔,而年輕人就像在野黨般,可以「無的放矢」因為你永遠無從去檢驗他,當它成了執政黨,老一輩早就退出舞台了!一直這樣的輪迴著,執政與在野永遠有矛盾,為何無法異中求同去給彼此機會;這是深奧地問題,因為這不是政治,因為這是親情;一切都為了「愛」!執政黨要適時的給與在野黨機會,為了其往後的執政,但放多少?這是彼此的默契,無法一一界定!(握緊怕捏疼了,鬆手怕飛了,流失了!)
4.自制力與自我要求:有太多小朋友沈迷於電腦或某些事物,這些事物是老輩們年少時所無法經歷的,這就成了代溝,吾輩希望年少者可以自制與要求,希望他飛的更高更遠,可是「事非經過不知難」;大家都在重覆者這輪迴~~一定要自己碰到了,痛了,才覺的上一代講對了!
自我要求,目標決定人生;吾輩也可如此自我要求,但有些人生中的抉擇可能早在你成家或孕育出下一代後你早就做了取捨,但年輕人你包袱還輕,下面講一段小實驗:
把一只跳蚤放在廣口瓶中,用透明的蓋子蓋上。跳蚤在瓶子里不停的跳动,並撞到了蓋子。经过数次的撞蓋子后,跳蚤不再跳到足以撞到蓋子的高度了。實驗人员拿掉蓋子,雖然跳蚤继续在跳,但不会跳出廣口瓶以外。因为跳蚤已经調節了自己跳的高度,而且適應這種情况,不再改变。人就像跳蚤一樣,蓋高一百縱然跳不到,不會扣薪水更不會少塊肉;但其碼你可能跳到70~80,可是蓋高若只有50ㄋ?
5、少年維特的煩惱:再講一個例子,
一位教授往一個空杯子里填满石塊後,又拿出一盒小鹅卵石倒進杯子,並晃動杯子,好讓小鹅卵石滚進石塊之間的空檔;然後教授拿出一盒沙子倒進杯子,晃動杯子,使沙子填满所有的缝隙,最后又倒進水,直到水渗透沙子溢出杯沿。做完这些,教授对学生们说道:“现在,我想讓大家把这個杯子理解為生活。里面的石塊代表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比如说家庭.伴侣.健康.孩子等,所有這些對我们来说都至关重要,一旦失去将永遠無法彌補;鹅卵石代表生命中較為重要的東西,如工作.房子.車等;沙子代表生命中的日常琐事;水代表煩惱恼.憂鬱,如果我们手先把水和沙子装進杯子,那就没有空间去装石塊和鹅卵石了。年輕人!煩惱無所不在,不因年齡與階層,但生活是現實的,現階段孰輕孰重你明瞭嗎?
拉七雜八說了一大堆,無非想表達,老輩的期許無外乎是在為你進入社會大學做鋪陳,在社會大學沒有年齡的限制,所有世代在此競爭,沒有複習考,更沒有一綱一本,沒有老師校長幫你排名,不管景氣好壞,不論理化、文學,所有的呈現結果,就是你現在打的底。我想很少有家長會在你面前報怨景氣的好壞,你更不太了解這代表了多少的壓力,可是當有一天棒子傳到你手上時,你準備好了嗎?更何況少子化的結果,往後老人化的社會帶給你們的又是多大的負荷!加油吧!小朋友。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0-10-14雲謙2歲生日 我兒:
寫這備忘錄給你,基於三個原因:
(一)人生福禍無常,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
(二)我是你的父親,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三)這備忘錄上記載的,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回來的體驗,可以為你的成長省回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記住的事:
(一)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 好,除了我和你媽媽。至於那些對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 外,也請多防備一點,因為,每個人做每件事,總有一個原因,他對你好,未必真的是因為喜歡你,請你必須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將對方看作真朋友。
(二)沒有人是不可代替,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看透了這一點, 將來你身邊的人不再要你,或許失去了世間上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並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暫的,今日你還在浪費著生命,明日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四)世界上並沒有最愛這回事,愛情只是一種霎時的感覺,而這感覺絕對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如果你的所謂最愛離開你,請耐心地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澱,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五)雖然,很多成功人士都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但並不等於不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興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緊記!
(六 )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同樣地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我的責任已經完結。以後,你要坐巴士還是Benz,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

(七)對人要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你怎樣對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八)我買了十多二十年六合彩,還是一窮二白,連三獎也沒有中,這證明人要發達,還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並沒有免費午餐。
(九)親人只有一次的緣份,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你的爸爸       梁繼璋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0-1-29家居 (2) 前些天,帶兒子去逛書局,他吵嚷著要我買一個精緻、昂貴但不實用的鉛筆盒給他,最後我只買了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給他,他的嘴頓時呶了起來。接著,他看中一個設計小巧玲瓏,曲線優美,尺面圖案喧賓奪主地蓋過刻度的精美塑料尺,但我買給他的卻是一把木尺。他的嘴嘟得更有「剋夫」(curve)了。我不作聲,打算晚上臨睡前才透過故事開導他。自升為人父之後,我一再提醒自己要貫徹一個與東方社會價值觀反其道而行的育兒理念─「再富,也要窮孩子!」但幾年下來,我漸感難於堅持下去,直到有一天我輾轉讀到南京大學一佈告欄上,一封署名為「辛酸的父親」寫給其上大學兒子的「匿名信」之後,才又深感無論如何都得貫徹這個理念。

這封信很有轉述的價值,摘錄如下:
親愛的兒子:
  儘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是你終究是我的兒子。雖然,自從你考上大學,成為我們家幾代唯一一個大學生後,分不清咱倆誰是誰的兒子。
  扛著行李陪你去大學報到,掛蚊帳、鋪被子、買飯菜票,甚至教你擠牙膏,這一切,在你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你甚至感覺你這個不爭氣的老爸給你這位爭氣的大學生兒子服務,是一件特沾光特榮耀的事。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三封信,加起來比一封電報長不了多少,言簡意賅,主題鮮明,字跡通篇潦草,只一個「錢」字特別工整、而且清晰。
  大二以後,從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們能感受到,言辭之急迫、語調之懇切,讓人感覺你今後大學畢業時可以去當個優秀的討債人…。最令我痛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沒想到你竟也運用這招,來對付生你、養你、愛你、疼你的父親母親,僅僅為了能出入卡拉OK及酒吧…。我一想起這事就痛苦,就失眠!這已成為一種心病,病根就是你─我親手撫養大卻又倍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不知在大學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會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閱畢整封信,我想起妻懷孕時一位辛酸的父親,第一次上超音波做掃瞄時,我最關心的不是胎兒的性別,而是他到底是孤身上路抑或結伴而來─雙胞胎甚或四胞胎?我執教的學校,有二男二女各取名為'歡、樂、新、年'的四胞胎兄妹。我常看到他們的爸爸拎著四份一模一樣的便當盒,在籬笆外分四次塞給四名可愛的孩子;而每次看到他們蹦蹦跳跳地回課室享用,便知道他們對便當的「內涵」相當滿意。我身為窮教員,如果孩子是結伴而來,我所能給他們準備的便當的內容,恐怕會顧得了量而顧不了質。我之所有這種顧慮,主要受華人「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傳統觀念所影響。直到有一天,我那移居澳洲多年的老同學回國探親,及時給我來個當頭棒喝。
 據他說,澳洲人民生活富裕,然而他們在信奉上帝之餘更信奉:「再富,也要『窮』孩子!」的教育理念。他們認為,在過份呵護下長大的孩子,將無法自立並且不懂感恩!他回國的第二天,我陪他冒著風雨出外辦點事,他指著一個被包裹得像棉花團的華人小孩說:「孩子應當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他說在澳洲,即使冬天時也很難見到「棉花團」;如果是艷陽高照,母親們也會別有用心地、故意不撐開嬰兒車的遮陽棚。我們東方家庭「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做法,看來有糾正的必要了。那天晚上,我思前想後,決定等將來孩子入學了,為他準備一些「其貌不揚」的便當,以窮他物質,富他精神。我手頭上有這麼一則數據:美國費城納爾遜中學門口有兩尊雕塑,左邊是一隻蒼鷹,右邊是一匹奔馬。雕塑所要表達的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鵬程萬里馬到成功,而是象徵一隻餓死的鷹和一匹被剝了皮的馬。原來,那只蒼鷹,為了加速實現飛遍五大洲七大洋的偉大理想,練就了各種高超優雅的飛行本領,結果忘了學習覓食,只飛了四天就活活餓死了。那匹奔馬嫌第一位主人─磨坊老闆給的活多,就乞求上帝把它換到農夫家;而後又嫌農夫喂的飼料少,又要求與其它馬對調,最後到了皮匠家─不必幹活,飼料又多,好不愜意。然而沒過多少天,它的皮就被皮匠剝下來做了皮革!
  由此可窺見,一個缺乏起碼的獨立生存能力及不懂感恩的人,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華,日後有多了不起的成就,都不算是一個健全的人,都是一個生命有缺憾的人。動物界有一套超越萬物之靈的育兒理念,許多動物在它們的幼兒很羸弱時,會把它的幼崽含在嘴或在翼下,怕它們遇險而夭折;但當它們的孩子長大些,它們會毫不留情地把孩子趕離自己身邊,讓它們獨自去經風雨、練本領,甚至不給孩子留下回頭路!只有這麼做,孩子才能經得起任何風浪之襲擊,才能夠絕處逢生。
  含在嘴或在翼下和趕離身邊,都是父母對孩子不同的愛的體現,連動物也深懂「慣子如殺子」的道理。再富也要窮孩子,才能逼孩子學習獨立前行,學會感恩惜福。
  畢竟…孩子的後半生我們不一定能參與…。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99-11家居 (8) 考試沒教的事》第一課:同理心(2008/08/27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賴素鈴】

土石流毀家園「教他們搬家啊」教孩子關懷自己以外的生命,培養同理心,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記者林錫銘 )這一代的年輕學子面對的世界是他們父母不曾面對的新面貌:少子化之下,孤獨長大,獨立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工作品種不斷變換、物質欲望高漲;知識以光速傳送與增長、夢想空間無限延伸。但他們準備好了嗎?現代家庭提供孩子優渥的物質環境,學校教他們應付升學競爭,但還有更多重要的事,是課本沒教、安親班不上,更是考試考不出來的。本報採訪專家學者,為讀者整理出下一世代該具備卻沒有學好的七門功課:◎同理心 ◎生活能力 ◎表達與應對◎挫折容忍力◎感情功課◎永續學習能力 ◎當錢的主人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台下學生大笑。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嘉義一位國小女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沒鞋的小妹 「再買就好啦」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無數晉惠帝 在你我身邊 :「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

有一頓沒一頓 富小孩不解 :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 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

「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

考試沒教的事》第二課:生活能力(2008/08/28)【聯合報╱記者梁玉芳】

別問媽襪在哪 「做自己主人」滿地玩具要自己收拾。做家事能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照顧自己,成為獨立的個體。 (記者林錫銘)小餐館裡,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完全不動筷子,只盯著牆上電視看卡通;好不容易進廣告了,一旁穿著套裝的上班族媽媽趕快拿起湯匙送到男孩嘴邊:「寶貝,再吃一口,現在上廣告了。」

母子餵食圖 令人開眼界:一旁用餐的上班族李文敏看見這段「母子餵食圖」,不禁傻眼,霎時覺得前幾天同事高調誇獎自己小孩「才小六耶,就學會自己燒開水了」那種喜孜孜的表情,也就不算太誇張了。許多描述現代小孩「生活失能」的故事,在親友間、報章、網路部落格都可以輕易發現。有母親抱怨,如果沒有把柳丁榨成汁,孩子絕不會動手拿切片的柳丁吃,「因為他不會」。也有人記起,國中畢業旅行時,班上一位同學不會自己洗頭,因為他從小到國中,都是到美容院洗頭的。有位讀者投書聯合報說,媽媽都 很喜歡買壽司,因為餵起孩子來方便,尤其是孩子月考時,她可以邊餵,孩子還一邊溫書;外出吃麥當勞薯條,手摸到的地方都有細菌不准孩子吃,結果餐盤上都是薯條尾巴。

少子化浪潮 個個都是寶:對孩子呵護備至,捨不得孩子動手,於是教養出許多尊貴的小王子、小公主,這是「少子化」浪潮之下衍生出的副作用,孩子生得少,每個都是寶。教授洪蘭說,她到某所小學演講,看到一個小孩子到音樂教室上完課,不會自己穿鞋子,就坐在那裡放聲大哭。他的老師說,他一直就是這樣,因為家裡有菲傭幫他;到了小三,竟然不會自己穿鞋。洪蘭大為驚嘆。她說,據報導說某位王子連牙膏都是侍從幫忙擠在牙刷上的,她的學生說:「哇,真好命。」洪蘭說:「不是,那是廢物!你一個人沒有辦法存活,時時要有個人幫你打理,依賴別人,不是很可悲嗎?」

「只要念好書 其他別管」:「只要把書念好,其他的都不用管。」是不少台灣父母的心態,能為孩子代勞的,不少父母都體貼設想,只求能「代子弟服其勞」。台南縣歸仁鄉紅瓦厝國小校長謝水乾描述,開學後的上下學時間,無論小學、國中或高中,學校附近就擠滿接送孩子的車輛,有的家長甚至還幫孩子背書包進教室;甚至,中午到教室餵孩子吃午飯。

學灑掃庭除 學解決問題:「這些照顧,是愛,還是剝奪?」謝水乾指出,現代許多父母太低估孩子的能力,什麼都捨不得孩子動手,結果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無微不至的照顧剝奪了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一位國小老師說,整理教室、打掃校園是學校裡生活教育的一環,但有家長對她說:「別讓我小孩掃落葉、倒垃圾,天氣這麼熱,他會中暑。」謝水乾說,灑掃庭除都是教育,做家事其實是「問題解決」的過程,必須思考步驟、輕重緩急、應對進退;「如果孩子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打理,未來要如何完成職場上的任務?」這是父母無法代勞的。

洗碗又拖地 比電玩省時:「洗個碗,拖一下地,只要一、二十分鐘,不會比孩子打電動、看電視更花時間。」謝水乾說,更何況「時間管理」是該學習的重要觀念。謝水乾引用美國學者的研究,追蹤一組青少年至成人期發現,童年時參與家務多的人,成年後獲得高薪工作的可能性比不做家事的孩子多四倍,失業可能性則少十五倍。

他這篇標題為「做家事的孩子長大工作機會高四倍」的文章,成了網路上的轉寄熱門。「工作機會」成了讓小孩做家事的有力動機。建築師謝園說,廿年前她訓練兩個兒子煎煮炒炸、縫扣補丁,樣樣都來,她不想孩子長大後成了「生活白痴」;她希望「家裡沒有我,大小三個男的,一樣可以活得好好的。」萬一像魯濱遜漂流到荒島,至少能生火、煮食,還能縫衣補褲。

碗盤放哪裡 家人都要知:家裡碗盤擺放、藥品、襪子收哪裡,全家都要知道,抽屜外也貼了標示;在她家,不會有人高喊:「媽,我的手帕呢?」這類問題。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現在兒子的女朋友讚嘆不已。

灑掃庭除都是學問:例子:小學一年級的小康負責出門倒垃圾,他可以學到什麼?

●思考力:垃圾袋要怎麼綁,才會牢靠,不會沿路掉?

●分析、判斷:要選哪條路走到垃圾車?甲路線:路上張家有條狗很凶猛;乙路線:路燈很暗;丙路線:比較遠,但路燈比較亮。

●責任感:垃圾車還沒到,要放著就走,還是遵守「垃圾不落地」定,等到車子來了再丟?

如何培養生活能力:●讓小孩自己來。穿衣、吃飯,生活事務儘量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動手,當小孩會說「我自己會」,就讓他試試。●不同年齡,可以嘗試不同任務。比如小三可以學掃地、小四可以洗碗、遛狗等等,讓孩子有「家」的參與感。作家陳安儀的女兒小一就能自己烤麵包、泡牛奶,還為媽媽服務。●別怕小孩做不好。老怕小孩掃地不乾淨、打破碗,他就很難學會。一個碗不比「成長」更有價值。●父母要放手。華人父母太習慣「呵護」,作家龍應台反省:華人父母還會好意提醒成年孩子「不要上廁所」,是關心也是壓力。

考試沒教的事》第三課:表達與應對)2008/08/29)【聯合報╱記者梁玉芳】

嗯,對呀…口語表達太「可愛」:懂得表達自己的意見,是公民素養的基礎;合宜地說話與應對進退,拿捏分寸,由小學起。  詩人李進文有天接到某知名高中的學生來電:「請問你是李進文嗎?」他心想:「應該在別人的名字後面加個『先生』或『老師』吧?」但還是答了「我是」。高中生問他:「聽說你詩寫得還不錯,我們想請你當評審。」聽到前半句,李進文楞了一下。

讀名校 未必懂禮貌:事後回想,詩人不禁笑了起來:「你來邀我當評審,沒讀過我的詩,也要有禮地裝一下嘛。」表達尊重,該有更好的措辭。但他也納悶:這麼好的學校教出來的孩子,怎麼連基本的應對禮貌也不懂呢?「五年級」世代的李進文回想,在沒有手機、電子郵件的年代,他和同學邀文壇前輩到校演講,總是戒慎恐懼,「要先寫信,還要親自拜訪、確認」,麻煩中卻多了儒雅餘韻。「現在溝通方便了,語言禮節也省略了。」

在大學任教卅年的散文家廖玉蕙在課堂上總是鼓勵學生發言,去年開學第一堂課,她請一位學生說說對某文章的評析,但他訥訥不能言,不論她怎麼引導、鼓勵,同學推他、拱他,廖玉蕙形容,這學生「東扭西扭,半個小時過去,他就是說不出來。」

說話課 學校沒這堂:臨下課前,她跟學生約法三章:「下次上課,你第一個發言喔。」結果,沒下次,這名學生退選了。會說話,能如實、得體地表達自己,在重視溝通、講究行銷的年代,已是重要競爭力;但是,在我們的傳統文化及教育體制裡,很少重視「說話」這一課。在家,小孩子的美德是「有耳沒嘴(台語)」;在學校,盛行的「紙筆考試」壓抑了許多基本能力,包括起碼的口語表達、應對禮節。

學說服 這都要訓練:「我都跟朋友說,你們以前在玩的時候,我都在葡萄架下練演講呢。」花旗銀行個人消費金融總經理管國霖日前建議社會新鮮人,說和寫的能力是很多年輕人都缺乏的;「在現代只會做事是不夠的,還要會包裝,要能說服別人,這些都要訓練。」美國不同機構的調查也顯示,企業對大學畢業生最不滿意之處,首推「極差的書寫及表達能力」。廖玉蕙指出,外國教育方式是鼓勵學生充分地表達自我,說話、報告,是重要的訓練;中國大陸年輕人的伶俐口才,早給世人深刻印象。「跟對岸學生一比,台灣學生說起話來真是太『可愛』了。」

無厘頭 應對失準頭:她曾經規定,上台報告不能一直講「對啊,對啊」,也不能拿「然後」當發語詞。結果學生不斷笑場,少了這些口頭禪,話都說不順暢了。經常在校園演講的學者洪蘭也感嘆,「我們太少訓練孩子培養正確表達自我的能力了」,她憂心,面對全球化、兩岸人才競爭,「我們可能輸的,就在這點:我們許多孩子說不出自己的想法,也相對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影像媒介中成長的孩子,說話或許多了「無厘頭」式的隨興與創意,但應對的分寸卻失了準頭,他們還在尋找適切的語言表達自己。

宅孩子 難面對真實:教書卅年的廖玉蕙觀察,「這一代的學生比起卅年前,當然活潑多了,但是害羞、靦腆的學生仍占大多數」。她揣測,現代孩子對電腦飛快打字,真實情境中,話一出口,無法delete、也不能換個身分重來。面對詢問,很多孩子成了「省話一哥」,只會答「還好啊」、「沒有啊」,這類「無可無不可」式的答話走天下。即使是求職,面談主管問「對某某工作有興趣嗎?」仍是:「還好。」專家建議,不如回答「我的專長是xx,但是任何領域我都願意試試看」。後者的說詞就漂亮多了。

太直率 得罪人不知:一位國立大學的教授說,研究助理常替他得罪人,對邀稿或演講邀約,助理會直統統地回答:「怎麼這麼晚才來約?」「都快下班了,你不能明天再說嗎?」不管對方是誰,就是「直率到底」。直到有人向教授抱怨,他才知情。教授感嘆:應對進退得從頭教起,否則進了職場要吃大虧。但是他也懷疑:說話的措辭、應對的分寸,不是從小就該學到了嗎?

說話修鍊術:散文家廖玉蕙認為,懂得說話,這是現代人必學的一門科際整合的課,起碼包括:對環境的觀察、對人性的理解、專業知識、自信、足夠的語彙、邏輯清楚;還要用對方能懂的語言、能考量說了的後果。

多說:●從小可以培養:父母可以讓小孩說一遍剛剛讀到的故事,或者每天把今天高興的事有頭有尾地描述,就是很好的練習。父母可以多反問:為什麼呢?練習思考與表達。●教室中練習:給孩子發言的機會,互相討論;不只是辯論、演講比賽的選手才必須學會表達。

多聽:●利用科技:作家的有聲書、網路下載名人演講影片(包括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的演講都有網站可原音重現)。●現場聽演講:看名家的臨場反應與措辭。廖玉蕙盛讚評論家王德威的演講,若謄寫下來就是搖曳生姿的散文。

多充實自己:●專業素養:內容比技巧重要。●了解聽你說話的人:用他們能接受的語言敘說。

考試沒教的事》第四課:學跟挫折做朋友(2008/08/30)【聯合報╱本報記者鄭朝陽、梁玉芳】

人生本有不如意,愛孩子就要協助他培養挫折免疫力,縮短復原期。 公園裡,媽媽帶學齡前的兒子散步,兒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吃蘋果,吵著「我要吃那個!」媽媽真的上前跟別的小孩的家長要了一顆蘋果給兒子。

面對不如意 高難度功課:看到這一幕,政治大學心理系兼任教授陳皎眉很驚訝,腦海裡立刻浮現役男在地上打滾、哭喊「這不是肯德基」的電視廣告。她說,這位媽媽雖然為了滿足孩子的欲望,幫孩子要到蘋果,卻失去機會讓孩子了解:人生的現實是「不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何面對這些「八九」,愈成高難度的人生功課。近年,年輕學子為了細微原因(考不好、口角、失戀、長青春痘)輕生的新聞,常讓社會驚嘆、讓家長心碎;結論不脫「挫折容忍力太弱」的「草莓族」責備論。但是,「草莓」又是誰培育出來的?

在台北市知名「貴族」學校任教的陳老師努力安撫班上午休時間吵鬧的學生,隔天家長來「溝通」:「不要強迫我的小孩做他不喜歡做的事,這樣會壓抑他的成長和學習。」

孩子太順遂 家長有責任:陳老師有一次勸學生吃掉營養午餐裡的紅蘿蔔,家長一樣要求老師別強迫小孩。「現在的家長實在太順著小孩了。」她無奈地說。陳皎眉認為,有些年輕人缺乏挫折忍受力,其實跟父母過度呵護有關,事事順著孩子,「太順心的環境,孩子就學不到社會規範,也學不到如何處理挫折。」但人生原本就不完美。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指出,父母的呵護大傘也伸張到校園,讓老師的管教動輒得咎,「老師反而要討好學生,讓孩子更自以為是」。日本社會稱這類過度伸張權利的家長為「怪物父母」、「暴走父母」;學校演話劇,只有許多「白雪公主」,沒有「七矮人」,因為家長都求自己的孩子非演「白雪公主」不可。

沒遇過挫折 怎學會處理:薛承泰說,現代的職場競爭更形激烈,一路成長順遂的孩子反挫的程度也更大;最近有社會新鮮人求職面試被淘汰,轉身就跳樓自殺。這樣的死,比鴻毛更輕。

「要把挫折當成常態,讓克服挫折的時間縮短,培養免疫力。」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說,沒有遭遇過挫折,就學不會怎麼處理。許多父母努力為孩子鋪設坦途,從小為孩子挑最貴、最好的學校,選最好的老師,並設法讓孩子得一些獎,進好大學;但出了社會,很多事是家長沒辦法操控的,孩子終究面對空前的挫折感。王浩威奉勸父母,愛孩子就讓他多磨練,比如,「上大學的兒子要騎機車上課,父母就別用危險的理由不准」。

過度的讚美 自我不真實:有一派教養論建議父母要常稱讚孩子,但陳皎眉發現,「家長應用得太過頭,變成過度誇獎」,長久下來,孩子認識的是「不真實的自我」,只要表現不佳,挫折感和情緒起伏就很大。「對孩子的讚賞,適度就好了」,陳皎眉說,父母讓孩子接納「有長處,也有缺點」的自我,才能面對真實世界。

王浩威觀察,媒體也影響部分年輕人的挫折忍受力。像「超級星光大道」等選秀節目,常見的賣點就是參賽者因失常而痛哭,努力打拚後終於敗部復活;製作單位塑造「挫折之後就是成功」的假象,歌頌成功,也用挫折來催淚,簡化了挫折的衝擊。

與失敗共存 成長維他命:有時,人就是得學著與失敗共存;結局不見得都會如人意。如果不懂得如何與挫折做朋友,可能引發骨牌效應,從此一蹶不振。「正面思考是醫治挫折的良藥。」教育部訓委會主委柯慧貞說,焦慮症、憂鬱症患者面對挫折常難以招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正面思考能力。她建議從小培養正面思考習慣,學習解決問題,讓挫折成為孩子成長的心靈維他命。

面對挫折備忘錄:●父母要學習「讓孩子為自己負責」。比如:孩子賴床屢勸不聽,父母與其生氣,不如讓孩子面對上學遲到的後果。●讓孩子自己選擇,並承擔責任。選擇打電玩或是做功課,由孩子自己決定,並承擔後果。●重視「過程」而非以「結果」苛責。換個角度,許多不如意也沒那麼嚴重。●別當「怪物家長」,阻礙老師的適度教導。●鼓勵孩子參與課外活動,有機會當志工更好。●多看、多聽名人的失敗與挫折經驗,參考度比成功經驗高。●從小培養正面思考的能力,相信任何事情有正面意義。

家長隨堂考:●孩子學走路時跌倒大哭,你怎麼辦?A.對孩子大叫:「,你怎麼那麼笨,趕快自己站起來!」B.抱起孩子安慰:「哭、不哭,哭哭羞羞臉」C.不管他,當做沒看見。D.走到孩子的旁邊,對他說:「痛喔!試著自己站起來!」將手伸到孩子要花點力氣才能搆到的地方。●解答:D較正面。

A是責備,會讓對自己有負面評價;B讓孩子沒有機會自己面對挫敗,也壓抑哭的需求;C可能讓孩子覺得漠視;D試圖同理,也鼓勵孩子自己面對,卻不剝奪孩子展現自己的能力。

第五課,親密關係 (考試沒教的事》大人不准…愛與性 只能錯中學?(2008/08/31)【聯合報╱記者鄭朝陽、梁玉芳】

第五課 親密關係 :怎麼告白?怎麼交往?怎麼分手?課本上沒有步驟說明,家長更不知從何教起。 記者林錫銘

在一場性別教育的演講中,一個國中生舉手贊成「國中生可以談戀愛」,政大心理系教授陳皎眉問:「你可以負責任嗎?」國中生對「負責任」的說法是:「如果和她有小孩,我會承認是孩子的爸爸。」陳皎眉再問:「你養得起孩子嗎?」國中生頓時語塞。

不讓你追 就該被殺千刀?「難道拒絕一個人的追求,就應該被砍一百七十六刀嗎?」一封網路流傳的控訴信,是多年前一起情殺案的被害家屬心情。只因拒絕追求,女孩被小開開賓士車撞倒,再亂刀狂砍斃命。發狂的情節和今年的割喉毀容情殺案件,一樣令人驚心。曾幾何時,談戀愛的風險大增,除了「分手」可能成了致命危機之外,不時出現的「少女廁所產子」新聞,讓大人驚覺:對於愛情、對於性,即使大人不准許、不討論,年輕孩子早就在「做中學」。實踐大學心理輔導老師吳健豪觀察,青春交友、戀愛是青少年重大的情緒波動來源,從猜測「她喜歡我嗎?」「如何告白」到交往、相處與分手,課本上沒有步驟說明,學校頂多把兩性關係當營養學分,很多家長更不知從何教起。

學習愛情 只能看偶像劇?兩性議題作家陳安儀說,從小學到大學,很少人上過交友婚姻戀愛課程,這很可怕,「在人生重要的大事上,我們竟然都是在錯誤中學習。」陳安儀說:「我們對怎麼談戀愛這件事,都是從瓊瑤、羅曼史小說、偶像劇裡學來的,一點都不真實。」

兩性相處 瑞典小學就教 :婦運團體一向推崇瑞典的兩性教育。瑞典政府認為,教導孩子性與親密關係是老師的責任,早在半世紀前,瑞典中小學全面實施性教育,教導孩子性與親密關係,並陸續出版《性教育教師手冊》給學校教師參考使用,台灣已有中譯本。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柯慧貞的親友常問她:「我兒子才念國中,最近交了女朋友,怎麼辦?」好奇又焦急的家長逼問兒子,卻一無所獲,女學生懷孕也不敢告訴大人,為什麼孩子不讓父母成為情愛問題的避風港?

我懷孕了 我敢跟爸媽講 :柯慧貞認為,如果父母能放下威權,改扮輔導員,提供資訊讓她或他知道戀愛、懷孕後要面對的問題和責任,最後由孩子自行決定,就不致讓孩子孤立無援。

父母不能幫孩子過日子,但可以教他們該珍惜什麼。

陳皎眉也常見父母限制孩子交往對象,說是為孩子好,但什麼才是好?「只要孩子認為彼此真心相待,可共創幸福家庭,父母觀察對方也善良、有上進心,就要信任孩子的判斷力。」她說。

失戀經驗 願跟孩子分享 :「分享也是教育。」吳健豪說,父母親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交友經驗,即使是失戀、離婚都是好故事,「孩子會知道,交友、經營婚姻沒有成功和失敗這回事,而是兩人的磨合程度。」

所以,東海大學社工系主任彭懷真鼓勵大學生談戀愛,因為談了戀愛,「你懂得分享、關懷和負責。」走過愛情之後,會重新探索和認識自己,而且看清楚:不必把自己寄託在另一個人身上。「我男友一天打二、三十通電話問我在哪裡、在做什麼。我快窒息了!」吳健豪發現,太黏情人的人常有心理壓力,導致異常行為模式,且壓力往往來自原生家庭,像在手足間被冷落,或失去至親,因此沒安全感。「談戀愛正好找出壓力點。」

他提分手 我學危機處理 :情侶分手常教人痛徹心扉,但精神科醫師王浩威鼓勵年輕人應該多談戀愛、多練習分手,「這過程讓你學到如何跟別人相處,知道哪種人適合自己。」陳皎眉也要年輕人切記:「你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別人也有拒絕的權利。」 今年七月發生的割喉情殺案,情侶相戀同居三年,一提分手,男友竟成「愛情恐怖分子」。中央警大教務長黃富源說,談分手是「人際危機處理課程」,「修得好一起成長,修不好可能一起毀滅。」所以,感情這門課能不好好修嗎?

他是不是恐怖情人:‧不尊重我:對生活、行動自由、財產,甚至性自主權的不尊重,都要提高警覺。
‧挑剔、吹毛求疵:愛得濃烈,情人眼裡出西施,青春痘可以看成酒窩。當愛人開始對芝麻小事找麻煩時,就要小心。‧對小事暴怒:情緒反應不符合比例原則,例如只是牙膏多擠了點,卻被斥責浪費、揮霍等。

怎麼修好戀愛課

‧知道愛人與被愛是學習認識對方和自己的過程,不以成敗論英雄。
‧父母在生活中分享戀愛經驗、相處之道,讓孩子有學習對象。
‧與其禁止孩子談戀愛,不如開誠布公談論親密與性。
‧當孩子的情感後盾,即使情場失利,也有家人支持,不致對人生絕望。
‧國中到大學可開設交友、戀愛、婚姻課程,討論人際互動與兩性交往議題。

考試沒教的事》第六課 永續學習能力(2008/09/01)張忠謀與你的差別【聯合報╱記者梁玉芳、賴素鈴】

小男孩對螃蟹好奇,上市場買了蟹、也買書,對照學習得津津有味。就算考試不考,「獲得新知」本身已是樂趣。  去年成功大學醫學院的畢業典禮上,成大校友、作家龍應台告訴台下學弟妹:廿餘年寒窗結束,不是學習的終結,而是「站在制度性學習的終點,自主性學習的起點」。

強烈動機與紀律: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如何自主學習、讓知識再生,已是現代人面對競爭、不被淘汰的重要技能。當求知路上不再有教室、沒有課表、沒有考試、不須再拚文憑的時候,更讓人體驗求知的美好滋味;這需要強烈的動機與紀律。六十一歲的木雕家吳榮賜,幾年前曾是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出名的「阿伯學生」,「同學都笑我,年紀一大把,念完出去已經『無效』了。」吳榮賜說自己「半世人不識字」,木雕作品常出國展覽,他感受到自己的不足。「英國劍橋大學的校長『辦桌』請我,我連開口跟他說聲謝謝都沒辦法,實在真『見笑』。」吳榮賜決定發憤讀書。

創意幽默多讀書:=出了校門之後,閱讀與網路是接觸新知的重要管道。前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說,他對年輕人唯一的忠告是:多讀書,所有新時代所需要的創意、領導能力、品格、幽默感,都在書裡了。認知學者洪蘭也指出,現代腦科學研究已經證實閱讀可使大腦神經連結綿密,迴路活化得深,一個迴路運動電位的流動容易激發另一個神經迴路,變成「靈光一閃」,想出新點子,或是「舉一反三」,能增加創造力。在講求創新的現代社會,這是一項重要的助力。但是,「過多的紙筆考試,打壞了學生找書來看的好胃口。」洪蘭說。

平凡與拔尖差別:一項調查指出,就算八成的台灣人都認為讀書很重要,卻有四百五十萬台灣人不看書,每周讀書的時間只剩二點七二小時,平均每天只花廿三分鐘看書。被年輕人視為偶像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說,他每天花五小時讀書。對照前述調查,「五小時」和「廿三分鐘」,或許就是平凡者與創業家的差別。張忠謀主張:要有計畫、有系統、有紀律地讀。劉炯朗也說,讀書要有計畫,有計畫才有效率;以自身經驗為例,比如他要學習新的基因新知,先弄清楚什麼是DNA,再明白幹細胞,然後理解科技與倫理間的關係,再研究相關法令。進入網路時代,「閱讀」活動的媒介不再只是紙本書,網路更是資訊浩海。只可惜,網路常被汙名化,只因大部分人拿網路當殺時間的玩具,或是交網友的聯誼所,忽略了網路更是自我教育的利器。

18分鐘心靈滋養:創設網路創意網站「大小創意齋」的知名建築師姚仁祿,早早擁抱網路帶來的知識衝擊。點開筆記型電腦,他擷取靈光啟發的網站包括TED.com,其中收錄數百位名人的演講,「世界上一流的腦袋,用十八分鐘講解最厲害的見解」。姚仁祿說,不論來者是諾貝爾獎得主、總統,一樣十八分鐘見真章;不用出國、不用付費,在自己螢幕上就能透過演講實錄,向這些偉大心靈汲取養分,錯過豈不可惜?出版人郝明義在著作「越讀者」中,以「第三類文盲」形容那些「不知如何利用『網路』與『書』享用閱讀所帶來的樂趣與機會」的人;他與讀者共勉:「千萬不要以為識字、上網,讀過大學就沒事了」,當人類文明愈高,我們更該在意自己閱讀的,是人類智慧菁華,或者糟粕。

資訊不代表知識:文化評論家南方朔直言「資訊並不代表知識」。他認為,網路上有許多片面的知識,甚至垃圾資訊,一天花好幾小時在網路上的大有人在,但可能「只是裝了一腦袋垃圾」。

南方朔指出,網路媒介當道,朝生暮死的知識太多了,「我們更需要有系統的、恆定的知識價值觀」,因為那是穩住人生核心價值的基本功。


學習精進術

多讀書:─從小可以培養: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接觸書本、陪伴孩子讀書,並且和孩子討論、分享想法,訓練他們思考和表達的能力。─養成閱讀習慣:讓孩子選擇愛讀的書,廣泛閱讀受益無窮。

多思考:─讀書筆記與評論:閱讀之後寫下讀書筆記或評論,無論認同或批判,都有助於反芻書中義理,並進一步獨立思考、與作者對話。─內觀的能力:閱讀或安靜冥想,都是一種往內思考的內觀能力,有助於保持心性的澄明。

涉獵既深且廣:─知識的深度:有計畫、有效率、有系統的學習,循序漸進打好知識的蹲馬步工夫。─知識的廣度:看起來有用、沒有用的都要學習,像海綿般廣泛吸收,有一天就會發現,無用之為大用的奧秘。

永續學習的能力:可以帶來知識再生的力量,讓我們的一生保持源源不絕的學習動力。起碼包括:基本知識與經典文獻的涉獵、養成閱讀與思考的習慣、凡事好奇的心、懂得吸收前人的智慧、能向內觀照的安靜、以知識和智慧作出人生的決策。

考試沒教的事》第七課 當錢的主人(2008/09/02)駕馭欲望馬車 別急著吃棉花糖【聯合報╱記者賴素鈴、梁玉芳】

讓孩子學習支配零用錢、記帳、儲蓄,都是培養理財素養的基礎功課。 一位國中生向班上同學炫耀他價值七萬元的手表,但同學不領情,反嗆他:「我這支表只有五百元,但是功能比你的好。」到這所國中推廣「理財素養」的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陳琬惠見狀,心下一陣暗喜:「剛剛真的沒白講了。」

價錢與價值差別:在消費至上時代,要擺脫物欲糾纏,當錢的主人,大人得教小孩看清「價錢」與「價值」的差別;「炫耀」、「同儕壓力」不該是消費的動機。「太多人談『理財』,卻窄化成『投資』;重要的該是教孩子管理欲望,懂得如何延遲享受、控管風險」,陳琬惠說,要過「財務自由」的生活,「錢滾錢的投資,該是最後一環。」

欲望失控成卡奴:有線電視眾多頻道裡,教人買股票、購物的頻道占了大半,不斷刺激人的欲望;財經雜誌鼓吹「一億人生」、「三千萬才能退休」,金錢成了唯一衡量人生成就與構築安全感的元素。現實卻是,大半的人當不了郭台銘、成不了名媛,卻淪為「卡奴」。學習「當錢的主人」,是現代人非常欠缺的一門人生功課,許多年輕孩子還未準備好,問題就已橫在眼前。高中生一個月上萬元的手機話費,有家人幫忙付掉;清寒學子一踏出校門就面對助學貸款還錢的難題。檢視現行的國小到國中的教科書,談及「理財」的內容極少,某版本的內容卻讓陳琬惠倒抽一口氣,教科書上寫著「理財應詢問專人」,下頭配張「理專(理財專員)」的照片;但是「理財該是自己做功課,聽信理專或電視上的『老師』,風險太大」。

猶太人八歲存錢:理財作家夏韻芬曾撰文分享猶太人怎麼教孩子理財:送股票給剛滿周歲的小孩;三歲時教孩子辨認硬幣和紙鈔;五歲讓他們知道錢如何賺來的;七歲得看懂商品價格,教他「錢能換物」的觀念;八歲教他們儲蓄;十一歲到十二歲,則要能看穿電視廣告的假象,並執行兩周以上的開銷計畫,懂得正確使用銀行的術語。

「為什麼廿年前,沒人教我人生理財課?」作家陳安儀感嘆,她大學時代就很會賺錢,別人兼家教一小時的鐘點費三、五百元,她去補習班教作文的薪水一個月有兩萬多,媽媽還給她房租費、零用錢,但她「一毛錢也沒存下來,全買東買西,花光了。」陳安儀算算,如果她從大一就懂得每個月存五千元、買基金,大學畢業不但拿到文憑,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早該到手了。陳安儀說,年輕孩子不會明白,人到四十,那種「不知還可以賺多久」的危機感。家累、責任,都讓她感慨沒有早早學會「當錢的主人」這一課。

零用錢學會理財:許多理財專家建議,零用錢是讓孩子學習支配金錢及管理欲望的第一課。父母可讓孩子記帳、自主決定花多少、存多少,學到儲蓄及財務規畫,更能學到延遲享受。研究證明,「不急著吃棉花糖的人」較易成功,而一拿到棉花糖就吃掉的人,可能會累積債務。但是,不少父母給太多零用錢了,「有小學生一星期有一千元零用錢,全部花光光」,書包裡全是CD及遊戲機。陳琬惠認為,國中生一周零用錢五六百元就夠了;小學生手上有一千元,是「太超過了」;多到超過需要,就不懂得珍惜。

教孩子看穿廣告:看穿廣告的意圖、不接受促銷宣傳的洗腦,是年輕人對抗旺盛消費欲的金鐘罩。此外,「記帳可以檢視消費行為。」財智協會發現,切實記帳的大學生每個月的消費額會有效遞減。

隨著年紀及收入漸長,投資之前須有「風險規劃」,為自己及家人存一筆「緊急預備金」;再認識各種投資工具,為人生目標如結婚、出國、買屋,選擇不同理財途徑。如同日本暢銷漫畫「貧窮貴公子」說的,主角山田太郎的「家訓」第一條是「千萬不要借錢,因為還不起」;更重要的是「不要借錢去消費」、更「不要借錢去投資」。

胡亂投資成黑洞:理財作家何宗懿建議,如果沒先學到「財務管理」的基本功,就貿然投資,拿本應交學費或有其他用途的「死錢」作投資,一旦失利被套牢,就得另尋方法填坑,結果財務黑洞就越來越大。


財務自由備忘錄:「當錢的主人」,你必須:能養活自己、能養活家人、能讓財務不失控。先理債再理財、行有餘力才談投資;不做好高鶩遠的發財夢,別追著錢跑。

家庭理財教育:

●經驗加值:父母可以討論自己管理財務的成功、失敗經驗,提供孩子借鏡。

●讓孩子理解「選擇的有限性」:買了這個,就不能買那個。

●練習記帳:孩子也有自己的收支簿,共同討論。

●父母給錢要有方法:有限度、有計畫的給錢,不讓孩子覺得理所當然。

●重拾儲蓄美德。

●沒有白吃的午餐:例如讓孩子用勞務賺取零用錢,或使用者付費,嘗試讓孩子負擔部分家用。

個人財務管理

●落實財務控管:做好個人財務報表,弄清自己的所有資產與負債,以及收入、支出的現金流向。

●擬定個人預算:實用的老話:量入為出。

●延遲享樂:「不急著吃棉花糖的人」可以獲得成功,而一拿到棉花糖就馬上吃掉的人,可能不斷累積債務。

●嚴格分配比例:不論資金用來投資或支付貸款,都必須恪守在所得的三分之一。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有同事終於要當爸爸了!由他身邊我感染到了初為人父的喜悅,也令我回想起當父親這十多年來的點點滴滴...
記得第一胎剛來時,我也老大不小了,好不容易情感靠岸了,來就來吧!老子等這一刻也很久了! 就在我休年假要返回大陸工作的前3天"惟中"提前7天準時的來報到..
大年初一凌晨4點多,剛睡下的我輾轉摸不到枕邊人,我莫名一驚,揉揉睜扎不開的雙眼;由3樓臥室走到1樓,忽覺老婆躺在和室呻吟,"有那麼快嗎?"我摸摸老婆的頭要她忍耐,昨日的體檢,醫生説預產期還要一周,於是我又躺在她身邊打起盹來..接下來的幾聲呻吟讓我睡意全消,乒乒乓乓的吵醒爸媽,就這麼慌慌張張4個人搭上了我的車,到那?...體檢的醫院在高雄由旗山趕去怕來不及了,胡亂的到街上的博愛醫院掛完急診,躺到病床時,護士説開4指了....醫生還遠在新營過年ㄋ!此時已5點多了..
當醫生匆忙的由新營趕來時,媽媽只顧著一手牽著我老婆的手,一手拿著佛珠唸著:啊彌陀佛.爸爸忙著打公用電話通知親戚,他的大孫快要出生了;而我則忙著樓上樓下的跑辦收續.叫護士.等醫生,因正值大年初一小鎮值班的醫護人員較少..當在樓梯與醫生擦身而過時,我終於放下心了,走到樓下點起一根煙想學學電視中當父親在產房外焦慮的抽煙樣;順便整理一下混亂的情緒..煙才吸了2口,爸就在樓上喊:生了...
我的老大"惟中"就這麼匆忙而準時的誕生了!匆忙的是選在大年初一的凌晨,準時的是在我返大陸上班的前3天提早讓我見到了.有人問我緊不緊張,但我匆忙的一點感覺都不及發生.
當我第一眼看到護士抱著我的孩子要去洗澡時,天阿!那是我的親生兒子嗎?被羊水泡的皺皺的皮膚,細細瞇瞇的雙眼..看起來比我還老!..沒有太多的時間相聚,只有三天,我的年假就在這沒有鞭炮沒有打牌的頭一次渡過!有空時只能隔著玻璃窗看著他酣睡的模樣,(那一刻使我想起好像在探監般!手裏只能觸摸到冰冷的玻璃窗;)一有餵奶的開放時間我就眼巴巴的等候著,就這樣我又回到大陸去了,但隔日我 就遞了辭呈,因我的心已飛回臺灣了...(待續)
1997惟中成長史 (24)1997惟中成長史1997-2-13惟中成長7天1997-2-19惟中1997-2-19惟中成長史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有種說不出來的感概,-----出污泥而不染是很可貴的,但是最好不要跳近泥巴坑!不是每個人都出的來的. 

孩子們!請你們要慎選環境! 

【漸漸】  侯文詠 

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永遠不變的, 唯一不變的只有一件事 .. 

就是任何東西都在變,最近有個餐飲界的病人和我大談經營理念,

談著談著我忽然豁然開朗 .原來這個人經營的是色情酒店。

不但如此,他得意地自誇旗下女將清一色是大專程度以上。

知識份子怎麼會去從事色情陪酒行業?我們不免好奇十足。
其實很簡單,我刊登廣告,徵求大專程度以上的女性會計。  

凡是應徵者都必須檢具學歷證書。「你刊登不實廣告,誘騙應徵少女。」 他神秘地笑:我們的會計薪水是比別人高沒錯。 

不過每個小姐一來我都說得很清楚。我們這裡的確有色情陪酒。 

但是領會計的薪水絕對只能做會計的工作。和裡面陪酒的小姐完全不同。絕不強迫。「那就領薪水,好好地做個會計。」我問。 

是做會計沒錯。不過日子久了,和裡面端盤子的小姐熟了,大家都一樣是大專畢業的,好溝通。忙不過來的時候幫忙端個盤子, 

送送酒,也是常有的事。這個時候我就告訴小姐;你看,當會計領一萬二千元,端盤子送酒薪水二萬四,端盤子又不陪客人, 

不是什麼壞事,反正你都常常端盤子,為什麼不乾脆領二萬四? 

這樣說個幾次就開始動搖了。同樣都是工作,為什麼不領二萬四呢? 俱樂部的規定是,端盤子的小姐不准坐下來陪客人喝酒,這樣和坐檯小姐才有區別。可是日子久了,客人熟了,也會意思意思要求喝杯酒。開頭總是不願意,後來熬不過就喝一杯。說是站著喝。一開始喝酒就好辦了。 站著喝酒薪水是二萬四,坐著喝是四萬八,客人給的小費還不包括在內。同樣都是大專畢業,為什麼錢賺的比別人少? 就會有人勸她了,人都在裡面了,外面的人誰知道你是端盤子,還是坐檯呢?再說自己真的清白,別跟客人出場就好了,陪客人喝喝酒,就算在社會上交際應酬也是常有的事。 於是坐下來當坐檯小姐。剛開始一定規規矩矩地喝酒。也不隨便跟客人出場。這一行競爭大,領四萬八慢慢就會嫌不夠了。只好挑看得順眼的客人給帶出場了。作久了,總是會給厲害的客人佔便宜,哭哭啼啼鬧一陣子也就好了。畢竟讀過書,狠下心來做得更利落、更敢,客人喜歡,我也得意,這是兩廂情願的事。他停了一下又說:我從來沒有強迫過別人,也從來不擔心找不到小姐,反正這個環境慢慢會改變她們, 直到她們根本忘記自己原來的想法和樣子!我愈聽眼睛睜得愈大,從不曾想過在這樣不疾不徐的瑣碎裡,竟也有血肉飛濺似的驚心動魄。

豐子愷寫過文章感嘆: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段,也莫如「漸」。在不知不覺中,天真浪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 對時間的感嘆,本是人類共同的命運,儘管悲傷,大自然不變的法則是誰都沒話說的事。可是對於意識形態,價值之漸,卻叫人坐立不安。原來是錯的事,為什麼「漸漸」變成對的事? 原本可恥的事,為什麼又「漸漸」人人爭相追逐? 

整個臺北市翻翻補補,敲敲打打,還有政治風暴、金融危機、社會秩序動盪,彷彿整個城市快傾毀了,可是這時代更叫人無法忍受的卻是那種無聲無息,無法感受的(),扭曲意識形態,把人的尊嚴、我們活著僅仰賴的那一點感覺吃掉。 無從捉摸,無法抵擋的墮落與沉淪。 

漸漸之可怕,在於我們的不知不覺。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永遠不變的 .唯一不變的只有一件事 ,就是任何東西都在變.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夠膽,才會贏;不試,是人生最大的失敗
這是一個越來越沒有軌道的未來。有大學文憑不見得能成事,沒文憑不見得冒不出頭。美國前教育部長萊禮說:「二○一○年最熱門的職業,現在還沒有出現。」在台灣,一股革命正在揭竿。
商業周刊 (文) 吳錦勳
勞委會統計,「去年月薪成長幅度最大的職業」,與棺材為伍的殯葬服務業名列第二。擁有一技之長的職校畢業生,平均年薪逆勢上揚。最新調查,擁有大學學歷的社會人士,平均年薪已連續六年衰退。最受嚮往的「醫師、律師、會計師」的薪水,也創下最近四年的新低。這是一個越來越沒有軌道的未來。有大學文憑不見得能成事,沒文憑不見得冒不出頭。美國前教育部長萊禮說:「二○一○年最熱門的職業,現在還沒有出現。」在台灣,一股革命正在揭竿。他們丟掉傳統,做自己! 公立大學經濟系畢業生」降級「去取得海專文憑、因為想跑船;大二學生,不要大學文憑,回頭到職校讀餐飲;台大電機系、麻省理工學院碩士要放棄電機,改學設計;放牛班的學生,憑著機械技能競賽,遠征芬蘭揚名國際。此時,《商業周刊》找到十位帶種小子。有人出身富裕家庭、從小資優,也有人貧困;但不管出身背景如何,共同點是勇於拋開文憑主義,傾聽內心,勇於承擔風險,在不斷的嘗試與錯誤中,走出與眾不同的軌道。 他們的共同主張:「不試,是最大的失敗!」
無所不能折 用氣球拗出哈雷機車
「幹嘛做氣球?又不能當飯吃!」出身貧困的陳奕偉,即使面對家人的反對,也不能阻止他追尋氣球夢。五、四、三、二、一,時間到!」在日本電視節目現場,全場瀰漫緊張氣氛,誰才能贏得冠軍?這是今年六月七日,日本第十一屆JBAN(Japan Balloon Artist Network,日本氣球藝術家網路)比賽,參賽者是通過層層審核的十一位行家。包括來自台灣、今年二十五歲的陳奕偉。在日本拿大獎 作品細膩大受激賞,成為華人之光.他情緒還沒平復,之前三十分鐘的比賽,現場一百多位觀眾,用日文「甘巴茶、甘巴茶、甘巴茶」(中文:加油)為自己仰慕的人加油,在他耳畔衝撞出嘶嘶嘶巨大的音爆,尤其最後進入讀秒階段,更是令人喘不過氣來。這是地主國日本的場子,陳奕偉語言不通,一時間手心發汗,心跳如搗,「緊張到打結都快打不起來了。」評審結果揭曉,第一次參賽的陳奕偉,竟以風姿綽約的佛朗明哥女郎(Flamenco Girl)拿下「個人組設計大賞」,作品細膩的程度,受到評審激賞,尤其是裙襬上別出心裁的黑珍珠鍊,畫龍點睛的呈現裙襬飄揚的動感,日本過去的作品沒有出現過這麼細膩的東西。日本氣球產業,從生產製造到表演運用,已有悠久歷史,甚至有專門的氣球學校,培育造型氣球人才。要在這裡拿獎,難上加難。陳奕偉拿下個人組冠軍,是台灣隊伍歷年來最好成績,同行的隊友早已紅了眼眶,甚至稱他是「華人之光」。他剛開始迷上氣球是在念文化大學森林系時,他活躍於康輔社,發現學長姊不是會唱歌就會跳舞,別無特長的他,發現氣球對男女老幼都有一定的吸引力,特別是小朋友。他便一頭栽入鑽研起來。當時氣球主流印象還只停留在寶劍、小狗、小貓這類簡單的層次上,是魔術師串場的雕蟲小技。當時造型氣球資料非常少,他碰到第一道難關是,氣球專門店很少,他想要拜師學藝,都被飽含敵意回絕。當時一座氣球拱門最好的行情可以到八千元,很多老前輩怕技術外流,都不願傳授,逼得陳奕偉只好上網,自己苦苦尋覓資料。他悶在家裡折氣球,媽媽看他折得這麼「迷」,覺得很不安。偶爾探詢的語氣問:「折這個好嗎?」他就倔強不回答。但每折出一件作品,趕忙拍起來以求媽媽幫他拿去沖洗,好反覆思考檢討。 姊姊問:「你幹嘛做這個?又不能當飯吃,長子要想賺錢的事啊!」陳奕偉來自宜蘭的一個單親家庭,父母在他六歲時離異。小時候過過三餐沒得吃的苦日子,又遭到親友瞧不起。窮怕的人生往往冀望穩當、保守,但陳奕偉不同,挑了一條不知道能否走出康莊大道的人生路。他的母親剛開始也很擔心,「這一行做不出成績來怎麼辦?」這麼多反對的聲音,還不能阻止他去追尋,後來他發現,其實氣球大有可為,國外早已進步到「舉凡眼睛看得到的,氣球都做得出來。」在街頭遭嘲諷 被譏不學無術,也不輕言放棄 .服兵役時,他拗氣球的功力已經大為進步,經常半夜,被連長叫到房間,折過一個又一個氣球,興奮的過了一晚,隔天讓長官帶出去討好女友。他的技術進步,新的疑問來了:「氣球拗一拗,就能當飯吃嗎?」退伍回來,他和同伴先從淡水街頭測試。剛開始,生意不錯,兩個鐘頭就賺兩、三千元,但日子久了,新鮮感一過,生意一落千丈。他和友人吹著冬天冷冷的海風,看著灰灰的天空,還要躲警察,有的父母抱著小孩子,走到攤子前說:「弟弟啊,你要好好讀書,不要以後在街頭擺攤子賣氣球。」歐巴桑遠遠的嘀嘀咕咕說:「這個不值錢,」「不學無術,」有的乾脆挑明說:「啊,這個很簡單我也會。」後來,同伴受不了而放棄,跑去找工作。「但我不想放棄,我一定有什麼問題。」他檢討造型太簡單,形象還不夠專業,氣球藝術還沒推廣……。前途茫茫,只能摸石頭過河,他換了另一個工作,在青少年育樂中心找到這輩子唯一打卡上班的助理工作,領很少的薪水,支撐他的,就是能在空檔拗氣球。總算有一天,機會來了,長官發現他折得很漂亮,竟然讓他開課教學。當他聽到學員的父母「陳老師,陳老師」的叫他時,他眼淚都快掉出了,「沒想到後來竟然可以上課,更沒想到因為氣球被尊為老師。」他覺悟,「一個人先有興趣,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東西,實做的成就感,激發熱情,感染別人,別人回頭來鼓舞你,你就有動力再追求更高的成就。否則,沒有人欣賞,變成孤芳自賞。」於是今年六月,他決定咬著牙努力站上國際舞台。他要去日本比賽前,陳媽媽一臉驚訝,「啊,這個也能拿來比賽啊。」陳奕偉的朋友說,他有一種「倔」,白淨略帶憂鬱的臉,折氣球時一臉堅毅,不發一語,好像手裡的氣球是他另一個自我,他要將它捏塑成形。沒有龐大資金、也沒有店面,陳奕偉最有價值的東西,就在腦海裡的創意。 他的作品有接近真實尺寸兩公尺的摩托車,也有復古式雙翼飛機、鐵甲金鋼等等,有珍珠光澤,也有金屬質感,都是極為華麗而複雜的作品。他說:「我每天都為自己出題目,時時刻刻放在腦海裡想,如果做不完美,寧可用刀片碰幾下,割破。我希望做出讓人不斷發出『哇哇哇』的驚訝作品。」
在幼時受羞辱 別人烤肉他喝溪水,誓言出人頭地
「氣球無所不能,有限的是你的想像力。」他強烈的成就動機,其實是出自於匱乏,物質的匱乏不講,還有一種內心裡深深的愛的匱乏。他始終記得,幼稚園有次全體到宜蘭山區遠足,老師為他出旅費。但是別人都有爸媽作陪,可是他媽媽要在鐵工廠做工,只好由姊姊陪他出遊。「大家都在烤肉,我和姊姊沒東西吃,遠遠蹲在一邊,流口水。」別人帶了大包小包的糖果、蘋果和雞腿……。陳奕偉和姊姊只有家裡帶來的一罐白開水。後來連開水也喝完了,覺得又累又餓,兩人走到溪邊,捧起水,就往嘴裡送。喝了幾口,一抬頭,看見一個小朋友拿著喝不完的飲料,刻意在他面前嘩啦啦的把飲料筆直的往水裡倒。清澈的溪水,倒映著他童真的臉孔,以及嘴裡湧出酸味。二十年前的事,陳奕偉仍語帶哽咽說:「我不會忘記這種羞辱的感覺。」他發誓一定要出人頭地。窮人家的孩子,就沒有帶種冒險一試的機會嗎?今天,他沒有忘掉溪水的沁涼,還有溪水映照的臉孔;出人頭地的心願,也從未改變,他自組的新公司,即將於九月開幕。陳奕偉說:「即使餓肚子,我也要做下去。趁著我還年輕,我能承受自己選擇造成的失敗,我會想闖,想試,想要嘗嘗鹹魚翻身的滋味。」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家事**的孩子 **長大工作機會高四倍*
 你會不會怕孩子長大後找不到工作?? 或者根本不想工作..也不會工作...
那麼就別一手包辦所有的家事.. 放手..放手..讓孩子參與..有參與才有學習,才有成長...
要期中考了, 孩子一樣得拖地 清理.. 做好份內的家事比考試重要...真的...
根據專家學者的研究,孩子做家事不僅可以養成勤勞的習慣,
更可以學到許多能力,獲得自信心與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
筆者的女兒國一參加學校舉辦的露營活動,
晚上打電話回家,既興奮又驚訝的說:「爸,我不知道我們同學都不會煎蛋,
現在大家都在排隊等我煎蛋給他們吃呢!」
假如一個國小低年級的孩子,媽媽告訴他:「小寶,垃圾車來了,
請你幫忙把垃圾袋綁好,然後拿去垃圾車好嗎?」當小朋友接到這樣的請求後,
他就要開始思考,垃圾袋要怎麼綁,才不至於沿路掉垃圾;
綁好之後要開始分析、判斷、選擇並且做決定,
要經由哪一條路徑拿去垃圾車。分析的結果,甲路線的張家有一條狗很凶,
乙路線比較近但是路燈太暗,丙路線比較遠.但是路燈較亮。
判斷的結果,丙路線比較安全,他要選擇安全的路徑,所以決定走丙路線。
當小朋友把垃圾拿到定點後,垃圾車還沒到,他是要放著就走,
還是要遵守垃圾不落地的規定,等垃圾車來了再將垃圾丟上去。
這就是他表現責任感的時候。 不要小看一件小小的家事,
它可以培養孩子**分析、 判斷、 選擇、 做決定以及 負責任的能力與態度,
大人不可不察。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韋朗特曾經追蹤研究一組青少年達數十年,
發現這些孩子在童年時期參與家務工作做得較多的人,
比做得較少的人,成年後在人際關係方面有較好的表現,
獲得高薪工作機會的可能性高四倍,失業可能性則少十五倍。
此外,前者也比較樂觀而有充實感,後者犯罪的可能性則比前者高。
鄭石岩教授也表示,**臺灣社會因為經濟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工業科技的不斷提升,
造成社會變遷加速。 *我們想要下一代有良好的生活適應能力,就必須提早訓練,
而最好的訓練方式,就是指導孩子做家事。因此,如果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
捨不得讓他們做家事,反而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機會。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人,你為什麼結不了婚?
你可能是個單身王老五,也可能有相識多年的女友,但你們共同的特色是:不敢也不想結婚。男人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你想太多,還是你壓根沒了解女人的真正心情……文/吳凱琳 特約攝影/黃建賓
過去,在教育條件、經濟收入上,女人都不敵男人。結婚,壓根不是男人需要太擔心的問題。曾幾何時,現在的男性,面對婚姻時,似乎「恐懼」多過「期待」。根據內政部最新調查,到去年底為止,15歲以上人口數一共1,873萬人,其中3成4未婚。而在未婚人口當中,又以30~34歲青壯人口的未婚比例最高,達45.84%,比女性足足多出15個百分點(圖表1)。
一直以來,男性在婚姻的議題上,似乎成了透明人,輿論媒體關注的焦點都在女性身上。今年5月,苦等多時的男人終於可以在書市上找到一本專為男人而寫的《把妹達人》,這本書至今仍盤踞博客來網路書店心理學類書籍的暢銷排行榜。
企業也開始關注這個問題,SIP單身俱樂部總監盧瑞琪表示,這2年在新竹科學園區,相親活動甚至成了公司人力資源的工作之一。科技大廠包括台積電、聯電、鴻海集團、友達等,今年陸續委託SIP,在七夕情人節前為公司的未婚男性員工舉辦單身聯誼。
家庭經濟支柱 vs. 心靈伴侶
男人的恐懼不是沒道理。在男人的認知裡,成為家庭經濟支柱是他們對婚姻的承諾,但在現代社會,男人要有能力進入婚姻,擔負起一家之主的角色,卻必須比過去花費更多時間。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孫中興便表示,根據非正式統計,男性希望最晚在40歲之前完成婚姻大事,這個數字定義有其道理。「總得有房子、車子,才有條件談結婚,如果我有能力,對方就不需要辛苦工作,這樣才覺得有成就感,」32歲的台灣諾華藥廠(NOVARTIS)業務專員洪士恆,似乎說出了多數男人的心聲與壓力。但令男人有點挫折的是,這種自我期許,在實踐難度上,似乎也越來越高。面對未來高度的不確定性,工作與收入可以維持多久?既有的競爭力可以持續到何時?加上,女人在職位、收入上的步步進逼,男人維繫自信比過去更需要費把勁。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女性薪資佔男性比例已突破8成。不穩定、不確定,讓男人有了更高的危機感,因此希望累積更多的經濟能力,才願意走入婚姻。但就在此刻,女性隨著收入越來越高,對男人的期望從「經濟性」轉向「心靈層次」。
台灣華特迪士尼公司零售及市場推廣經理王心怡,就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好朋友,可以天南地北地聊天;是貼心的男朋友,讓她可以撒嬌;是盡責的丈夫,為小孩付出愛心;是好父親,能夠開導她、帶領她體驗新事物。至於另一半的經濟條件,「只要穩定就可以了,」王心怡說。但男人準備好扮演這些「完美」角色了嗎?如果以2年研究所與2年兵役計算,一般男性真正出社會時已在26歲以上,30歲時才出社會工作沒幾年,「談到結婚,心裡都有極大的社會不安全感,」惠瑞捷資深應用工程師張廷瑋說。此時年齡相近的女性多半已有2~3年的工作經驗,相較之下男性的社會經歷與成熟度明顯不如女性。女性遇到的挫折會超乎男性想像,但男人卻無法給予任何幫助。偏偏男性此時遇到的難題,在女性看來又覺得: 「有那麼嚴重嗎?」「除非兩人的社會歷練達到差不多的程度,這樣的關係才有可能長久,」張廷瑋說。
單刀直入 vs. 前期蘊釀
當男人在工作上充斥著不確定的競爭、收入上又不見得領先女性更多時,處理兩性關係的能力,更是考驗著越來越多男人能否及早跳脫王老五生活的一大變數。台灣的男性從小沒有機會接受完整的情感教育,很多價值觀,都還維持在過去。孫中興比喻,在美國,高中的畢業典禮活動是舉辦正式的舞會,男生得邀請自己喜歡的女生參加,很早便開始學習兩性關係的相處與互動。但反觀台灣,高中畢業典禮卻在丟水球,像是小孩子在玩遊戲。情感教育付之闕如,男性對於兩性關係的想法便顯得太過簡單,「在他們的認知裡,男女之間,要不是愛人,就是路人,不然就是仇人,」孫中興說。因此,當碰到喜歡的女性,什麼也沒想,直接跳過朋友階段,單刀直入表明要對方成為自己的女友,因此冒犯了女性而不自知。孫中興舉出一則真實案例,剛認識沒多久的一對男女在MSN上聊天,男生問說:「最近在做什麼?」「當表妹的家教,」女生回答。「太好了,以後你就可以教我們的小孩讀書。」女生看了立刻下線,兩人再也沒連絡。女性喜歡按部就班,從朋友開始做起,先觀察再做決定,若太快要求進入愛情關係,只會讓她們避之唯恐不及。
維持獨立性 vs. 專注兩人世界
男人既不懂得如何有技巧地處理感情關係,更不想為另一個人改變自己,他們希望維持原有的獨立自主。但女人卻希望擁有不被打擾的兩人世界。58年次、和朋友合夥創辦維思網絡科技的吳欣,毫不諱言在今年初受洗成為基督徒之前,習慣自由的他,「愛自己甚過一切,不希望為了遷就對方而改變自己。」為了自己不被干擾,男人當然希望另一半也一樣地獨立。「知道自己要什麼,有自己的生活圈,不需要為她操心太多事,」這是31歲、智慧自動公司(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rporation)研究科學家賴玠平對另一半設定的必要條件之一。但是,女人卻不這麼想,既然是男女朋友,就該時時刻刻在一起。「她們理所當然地以為男友要時常陪在身邊,或是幫她處理所有的大小事,像是找車子、接送、打掃房間等,」賴玠平談到自己和前女友相處的經驗時說。但是,總得有人要先讓步,否則便成了無解的難題。「如果你主動釋出好意,對方也會回饋給你,就像送禮一樣,」王心怡說。其實不用太麻煩,只要撥個時間,彼此溝通好什麼時候讓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什麼時候陪女生去做她想做的事情。
溝通技巧大退步,有理說不清
然而,溝通是需要練習的,男女之間本就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各有各的溝通習慣和說話方式,稍一不小心,便弄巧成拙,成了扼殺一段關係的始作俑者。在語言天賦上,男人原本就居於弱勢,再加上網路普及,習慣面對電腦,不擅於言詞。盧瑞琪指出,隨著網路發達,儘管人與人之間彼此的距離拉近,但是實體交往與溝通的技巧卻是大幅倒退。面對電腦時,我們可以口若懸河、天南地北地說個不停,但等到真正見了面,卻像是個啞巴,一句話也說不出口。而工作場所缺乏與異性互動的機會,更讓問題雪上加霜。有位竹科工程師在參加SIP舉辦的活動時,告訴盧瑞琪:「今天我說話的量,是我過去一個月的總和。」女性也面臨同樣的困擾。報名參加SIP的一位女性會員,便曾向盧瑞琪抱怨,她一天只會碰到6位男性,一是部門主管,但是已經結婚;另一個男同事有了女朋友;至於第3個男同事,個性有點惹人厭,所以沒興趣。其他遇到的3名男性則是大樓管理員、家裡樓下的7-ELEVEN的店員,還有她爸爸。到底男女之間的溝通模式,有哪些重要的差異?
1.男生看未來,女生想的是過去:交往6年的男女正協議分手,最後女生對著男生說:「你知道我用的哪一個牌子的口紅?」「你平常有在擦口紅嗎?」男生不解地問。這是真實發生在吳欣身上的對話場景,完全符合《親愛的,怎麼說你才懂?》的原文書名“Why Men Never Remember And Women Never Forget?”。男生永遠是向前看,在男性的大腦裡,過去是一片空白。但是女性記得過去的點點滴滴,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個地點、發生了某件事。《時報周刊》社長張國立形容得非常貼切,「女人的數學平均而言不太好,可是她們清楚記得的數字可不少,而且非常明白這些數字對她的意義。」此外,女人天生就敏感細膩,喜歡注意細節,男人卻是神經大條,缺乏察言觀色的能力,女友換新髮型、穿新衣、變胖變瘦、心情好壞,男人都不會察覺到。「女生希望自己被注意到,」作家吳若權表示,如果今天女友左右兩邊戴了不同的耳環,她會很希望你對她說:「妳兩邊的耳環不一樣。」
2.男人愛說理,女人要的是安慰:多數的男人都曾和女友有過類似的對話內容。女人:「工作好累……」男人:「你為什麼這麼累?是因為工作量太大,還是時間管理沒做好?」女人:「你是在責備我嗎?」男人是理性思考的動物,在職場上的訓練就是要成為一個problem-solver(問題解決者),面對任何事情便不由自主地開始分析、找原因、提出解決方法,早已成了慣性。但是女人要的是安慰與理解,她一點也不想聽男生的長篇大論,只要男生的同理心,並和她站在同一陣線。
另一方面,女人比較容易把事情悶在心裡,不像男人習慣公開爭論,唯一的發洩方法就是回家向另一半訴苦。作家劉黎兒便說,「女生需要吐苦水,把心裡垃圾丟掉,男生要做的就是附和,然後表示同情。」下次當你女朋友說她身體不舒服,千萬不要說帶她去看醫生,當女朋友抱怨老闆的不是,也不要像是專家一樣開始滔滔不絕地分析,只管先聽就好。
3.男人說過即忘,女人卻認真看待:男人常常漫不經心,忘記自己說了什麼,女人卻是認真看待,因此總覺得男人不守信用、說話不算話。洪士恆的一位男性朋友便曾受過這樣的教訓。有一次電話上他隨口對女友說:「如果星期六下午有空,就一起吃飯吧。」當天女友早早化好妝、換好衣服,左等右等卻等不到他的電話。「你為什麼不來接我?」女朋友生氣地打電話質問他。「我現在和客戶討論事情啊。」「你不是說星期六要一起吃飯?」他壓根兒忘了自己說過這句話,當時只不過是隨口說說,女友卻很認真地把它當作一回事。「女人會把和男人的溝通列為最重要的事情來處理,每個動作都含有自己對男人的感情,」劉黎兒一針見血地指出。男性的一舉一動,女性都看在眼裡,男性說的一字一句,女性全部記得清清楚楚。如果你無法百分之百保證,最好不要說出來;如果不幸說了,就要百分之百要做到。
4.男人喜歡直接,女人喜歡拐彎抹角:男人喜歡抓語病,在字面上和女人爭辯不休。事實上,女人說了什麼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字面背後的意義。張廷瑋印象很深刻,以前曾有一次和女友發生爭執,女友抱怨:「你每次態度都這麼不好。」「我哪有每次,只有這次啊。」後來他才明白,重點不在「每次」,而是「態度冷淡」。「當女性抱怨時,別管她說了什麼,而要去想背後的目的,」《優勢男生存法則》(The Way of the Superior Man)的作者大衛‧戴達(David Deida)說。當女性說:「你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看電視?」她並不是不喜歡你看電視,而是希望你可以找時間點多陪她。男女之間的互動其實相當微妙,需要親身去體會。劉黎兒提供了中肯的建議:多和女性朋友聊天,了解女性的想法和行為習慣,或是請教已婚的男性朋友,從他們的經驗中學習如何與女性相處。不論是在婚姻或是愛情關係中,理解與欣賞彼此的差異,找出並經營其中的共同點,這段關係才有收成的可能。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放下,就會自在,沒有罣礙!
失意人生的快樂指南
只要擁有好心情,「心存樂觀、樂在工作」,就能「忙到沒時間哭泣、沒時間憂鬱」了!
你用的手機是哪個廠牌?太多廠牌的手機,琳瑯滿目,而我曾用過多次南韓三星的手機。可是,前一陣子,看到新聞報導,南韓三星集團總裁李健熙的么女李允馨,在美國紐約不幸身亡,年僅二十六歲。李允馨原本是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外表長得十分俏秀、美麗;可是,她怎麼會死亡呢?一開始,三星集團宣稱,她是車禍喪生,但是南韓媒體派出大批記者訪查,卻找不到有關李允馨出車禍的記錄。後來,三星集團才證實,李允馨是上吊自盡。根據紐約市法醫處的驗屍報告,李允馨是在曼哈頓的公寓內,用電線上吊、身亡,而不是車禍死亡。為什麼三星大集團總裁的美麗女兒,要選擇如此下策,來結束自己的生命,而香消玉殞呢?南韓媒體引用消息人士的談話指出,李允馨的婚事,遭到父母強烈的反對,也因此,她一直為憂鬱症所苦,每天悶悶不樂。後來她赴美進修,就讀紐約大學,但依然很不快樂,最後,她選擇上吊自殺,而她的屍體是由她男友在住處中發現。當時,李允馨正是二十六歲的荳蔻年華,擁有兩億美元的身價。當然,我們不是李允馨,無法體會她心中的苦悶和憂鬱。或許婚事受阻、被家人反對,使她覺得「父母為什麼要反對我?」「老天為什麼對我這麼不公平?」「我為什麼這麼可憐?」「我的幸福全毀了,我活不下去了」不過,好像也沒有如此悲慘吧!事情總還沒走到絕路,何必把自己逼到死角呢?家世這麼好,外型這麼漂亮,一生中可以做的美好事情那麼多,而且,還有兩億美元身價,多棒啊!若給我兩億美元,要我離開以前的女朋友,我會義無反顧,並且,會分一半給她,叫她「以後大家各自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有空再聯絡!」其實,人生就是要—「多想」快樂的事;「多說」有益的好話;「多做」幫助別人的事。可是,人一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什麼都沒有了,一切都變成虛空了!相反地,若勇敢地「走出陰霾、克服憂鬱」,我們的人生就能「征服低潮、創造高潮」啊!所以,我們都要「做自己的主人」,也學習—「放下心中的石頭,放下心中的憂愁、苦悶、悲傷和怨恨。」因為,「放下,就會自在,沒有罣礙!」
星雲法師說:「不要把煩惱帶到床上、不要將憂鬱帶到明天、不要把不如意傳染給別人。」
一個人「擁有好心情」是需要學習的。只要「心存樂觀、樂在工作」,讓自己即使忙碌,也保持快樂的心情,那麼,我們就會—「忙到沒有時間憂鬱、沒有時間哭泣,也沒有時間變老了!」
致勝關鍵60秒
老徐一個人在酒吧裡喝悶酒,心裡很不痛快。後來,一個老兄走了過來,就問老徐說:「幹嘛這麼鬱卒?到底發生什麼事情,讓你這麼不高興?」老徐說:「我我真的好慘,我老婆把我銀行裡的錢通通拐跑了!」那老兄說:「唉,這有什麼慘呢?你還算很幸運的!你知道嗎,我老婆拿走我所有的財產,可是,她卻還賴著不肯走呢!」人的婚姻,有時很不如意;男女的感情,多年後,也可能變質;相愛的戀人,也不一定得到父母、朋友的祝福。談戀愛很高興、很快樂,可是,過程中若不順利,甚至有很多阻礙,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痛苦和失意」。然而,失意時,豈能輕言「輕生」呢?失意時,一定要為自己找到「失意人生的快樂指南」啊!「快樂指南」或「幸福指南」,要自己找—找些朋友談談心,找老師深談、諮詢,「轉個心、換個念」!這幾天,我看到一則新聞—二十九歲的陳奕達,原本是奇美光電的工程師,三年前因視網膜病變,導致全盲。但,他只痛苦了一週,他說:「周圍的人都因為我而不快樂,所以我要快樂起來。」後來,陳奕達在廣播研習營認識「輪椅美女」陳冠如小姐;於是—「他做她的腳,她當他的眼」,兩人一起出國旅遊、圓夢!您知道嗎?人只要找到合適的伴,就會快樂起來!所以,曾獲伊甸輪椅親善大使第二名的陳冠如說,有了他,生活變得「很方便」;兩人交往一年半,他推輪椅,她指點道路的方向,兩人竟逛遍夜市和百貨公司。所以,失意人生,要自己去找尋「幸福指南」;只要有心、有情、有愛,就能克服一切障礙!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一份不在婚禮上的家 長致辭  
女兒:
爸媽聽到你要結婚喜訊,真為你高興,遠隔千里,我們不能參加你的婚禮,不能在婚禮上獻上我們的家長致辭,這是我們內心的一點遺憾.但你是我們的女兒,相信你能理解爸媽的一份感受.
那天放下電話,我和你媽沈默了良久--我們的孩子怎麼一下子就長大了?後來,你媽對著鏡子淡淡地說:你看,我的白頭髮又多了,萍兒也該結婚了. 我數著你媽的白髮,那些白髮竟像許多往事,
一件一件浮上心頭.你媽提醒我: 還是給女兒寫一封信吧!就算是我們送你的一份新婚禮 物.
女兒,我們只是天底下最平凡的父母,我們的孩子也只是天底下最平凡的女兒, 我們 奢求太多,
只是希望我的孩子踏上婚姻之路,走向人生之旅後,能滿懷感恩, 一路平安在這裡給你一個我們的生活體會.先要告訴你: 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
這句話聽起來,很沒有道理,但千真萬確,這句話是真理,是至理,是多少夫婦,多少家庭(包括我們家 )用多少歲月,多少辛酸,多少愛恨,多少是 非,多少對錯,在糾纏不清難解難分的混亂中,梳理出來的 一個最後結論.當夫婦之間開始據理力爭時,家和就要開始布上陰影.兩人都會不自覺 地各抱一堆 面目全非的歪理, 敵視對方,傷害對方,最後只能兩敗俱傷,難以 成為夫妻, 為了表面的一個〔理〕,落得負心無情.
他們不知道,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溫情講愛的地方..
不用計較比強.更不是算帳的地方.那麼,何為〔家〕,家是什麼地方?
女兒,我們年輕的時候,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也像許多夫妻那樣,為一點小事爭鬧不休.
那一年為了你小叔的調動問題, 我和 你媽大吵 了一場,甚至鬧到要離婚的地步.
只是在那個時代我們還缺乏勇氣.直到有一天,一位老戰友在他孩子的婚禮上說:
〔希望你白頭偕老,相愛永遠〕時,愛這簡短的字,像春雷響在我心頭 .是的,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家該是講愛的 地方.愛一時很容易,愛一生一世卻不容易,
裡頭含 許多妙處需要我們去總結和 體會.其次我們要告訴你:
婚姻是個空盒子,你必須往裡面存滿東西,才能取回你要的東西;
你放的愈多,得到的也就愈多很多人結婚時,對婚姻有許多期盼,期盼從中可以得到富貴,藉 ,愛情,寧靜,快樂,健康 ,其實婚姻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個空盒子. 走到一起的兩個人,
一定要養成一個習慣,去給,去愛,彼此侍奉,彼此讚賞,
日後,那個空盒子才會日漸豐富起來.空盒子最先該放的應該是〔思念〕,思念是一種使我們刻骨銘心的東西.它是兩個人有了肯定,有了情感,然後進而關懷,進而疼愛的一種情緒.〔思念〕是疲憊時通向家庭的一條小路, 寒冷冬夜中一股暖意,是匆忙推開家門後撲面而來家飯香 .... 空盒子必須放進〔藝術〕,婚姻生活中的 藝術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戀」字在《辭海》中解釋為思慕也,例如《後漢書‧姜肱傳》「兄弟相戀」。可見「戀愛」一詞並非男女專利。
和兒女談戀愛,是現代父母必修的功課。過去,傳統的華人父母一直不知如何和自己的子女相處。如果大家對《紅樓夢》印象深刻,當會記得寶玉隨賈政陪賓客遊園的那一幕,做父親的有意讓兒子在花台水榭,題聯命名小露一手,等兒子真的吟詩作對,做父親的卻怒目連聲斥道:「畜生」、「管窺蠡測,狂為亂道」,差人要把那「無知的蠢物」叉出去。其實,賈政在外人面前,也想現現兒子的才情,卻又故做謙虛扭捏之態,實在讓現代親子看了既同情又生氣。寶玉如果生在今日,一定當場拆穿父權的迂闊和矯情。因現代的親子關係,講究的是架在彼此的尊重上。做父母的不僅要懂得藏起威嚴,有時還得裝出一副開明慈祥樣,以親親寶貝招呼,代替蠢物畜生之喝。
兩個女兒都在德國出生,坦白說,對她們的陸續報到,當時心中並無太多喜悅,因那時既得念書又要打工,只能做一個選擇。從放棄念書的那一刻起,我就告訴自己,要做一個好母親,雖然我不知道母親這個角色該如何扮演,因自己從小就沒見過母親。當老大牙牙學語,開口叫出第一聲「媽」的時候,我相當激動,好像聽到自己叫出了憋在心中長久的渴望。那年我二十七歲,在異國舉目無親、缺乏援手的情況下,只能自己摸索學習帶孩子。孩子的成長過程無非是教養問題。
養育方面簡單,研究過瓶裝嬰兒食品的材料後,為了省錢,我自己發明了一套「嬰兒養生鍋」,把肉、蛋、肝、紅蘿蔔、菠菜丟進鍋裏煮熟,再倒進果菜機裏一打,絕對比瓶裝嬰兒食品更新鮮,只是顏色褐綠,不大好看罷了。老大經此一養胖嘟嘟,有了實驗為證,繼之而來的老二,也如法炮製餵養。只是老二一口食物可以含在嘴裏一個鐘頭,想要讓她吞下那一口,得讓她的臉部表情起變化才能下嚥,因此不是哭就是笑。依現代兒童福利法,讓孩子哭,就有虐待之嫌,只能讓她笑。於是我開始想盡各種辦法逗她,一下扮鬼臉(還不可以太可怕),一下學雞叫,一下學狗跳,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簡直是女兒的大玩偶。由此可知,從小在她們心目中,我哪有什麼威嚴可言。餵飽了她們的肚子,可不能忽略餵她們的腦子。德國小孩每晚七點準時上床,這時常聽見收音機不斷溫柔傳出:「親愛的孩子們,上床的時間到了,床邊故事開始……」兩個在幼稚園消耗大半天精力的女兒,一聽到這呼喚,立刻乖乖地躺在床上等我說書。《拉拉與我》系列是她們的第一套童書,也是我從小說、散文跨入童書領域的開始。這是套德國兒童生活故事,當時一邊讀,一邊以中文說給兩個女兒聽,看她們聽得興致盎然,也因此促成我翻譯這系列童書。回頭看看這系列書,竟已翻譯了十九冊,要感謝的是兩個女兒。不知是否因這種「說書」的習慣,日後書竟成了我們親子的橋樑。每看完一本書,圍著書桌,兩個女兒會和我討論書中的角色。很多父母常抱怨孩子不讀書,通常我會反問,是否有幫孩子從小布置一個讀書的角落?在孩子學習的開始,對文字好奇與單純地喜愛時,是否有認真為他們挑選過幾本好書,陪著他們一起進入書中的世界?一本好書對人的影響是終生的,縱然有朝一日在人生路上跌得頭破血流、心灰意冷,也許書中的某句話會突然閃過,某個曾陪我們讀那本書的溫暖身影會忽然浮現,讓我們在失落的剎那有個支撐的據點。兩個女兒不但喜歡書,也喜歡書桌。早期居家空間小,書桌是我們的飯桌,飯桌也是書桌。這個既可吃飯又能看書的桌,還提供一個功能,就是製造蛋糕心情。為了鼓勵她們説心裏的話,找到未來的方向,我不知買了多少蛋糕,從學業到人際關係,從興趣到個人理想,一談就是一個「下午茶時間」。
這時,我是她們的朋友,我看見了年輕的憧憬,聽見了年輕的夢想。姐姐感性,喜歡繪畫;妹妹理性,選擇法律。以前,姐姐笑妹妹讀不了幾本文學作品,妹妹笑姐姐缺乏邏輯條理。長大後,姐姐愛上理性的空間設計,妹妹卻一頭鑽進影藝表演工作。為了尋找自己,姐妹倆在人生的十字路上,曾經徬徨、疑惑,她們面臨過許多麻煩,也衍生出很多問題,但是這些成長的過程,有本身的內在價值和正面的意義。對於孩子,我從不想教訓,父母不應該是塑造理想兒童典範的教官。記得老大國中時數學永遠考三、四十分,有一次考了五十分,我誇她:「你好棒,進步了十分。」她聽了很高興,我快樂一整天。其實,我在意的不是那十分,而是她的歡欣。至於走入表演工作的老二鈞甯,一開始我實在不知如何面對。直到有一天,她鄭重地對我說:「媽,我不在乎別人對藝人既定的刻板印象。但是,我在乎你,在乎你對我的認定。」其實,她不知道,做母親的我,在默默觀察中,對她敬業的態度已由衷佩服。表演和千百種職業一樣,只不過是一個單純的工作罷了!但是對工作認真熱情,是年輕人在踏入社會時該有的態度。記得兩個女兒小時候,常在比賽誰的愛比較多。老大會攤開一雙小手說:「媽媽,我愛你有世界這麼大。」老二搞不清世界有多大,就說:「反正我愛媽媽,就是比你說的還要大。」接著,兩人迫不及待地問:「你的呢?媽媽?」我摟著她們說:「我的愛很小很小,小得只要把你們抱在懷裏,就很快樂了。」現在,無論老大在外求學,或老二在外拍片,世界遠比她們想像的大。我只要她們給我一封Mail或一通電話,就很滿足。這滿足來自像情人般的愛戀,但比情人深,比情人寬,比情人自由。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單身也許會比較自由,但自由也有一個同義詞,叫作寂寞。
因為人不是什麼時候都喜歡一個人獨處的;有時好東西需要跟人分享,有時候難過需要人安慰。單身貴族產生的原因,是因經濟上的獨立、人格上的獨立以及感情上的獨立。獨立是什麼?獨立是需要而不依賴,一個獨立的人需要異性,而不依賴異性。做情人之前,她應該先是朋友。她成為你的朋友之後,出現在你的生活裏,才有可能認識你、了解你、知道你的長處而對你產生好感,進一步發展感情,變成情人、對象。世界上的顏色並非只有白色和黑色,黑與白之間還有很漫長的灰色地帶。只要多相處,便能發現對方的優點、產生好感,這才是發展感情的自然過程。
『一見鍾情』以及『從一而終』的感情是不切實際的,我們需要的不是這種不切實際而虛幻的感情。有人形容跟異性交往,就好像在海邊撿石頭,大家都會撿喜歡的那一顆。一旦撿到一顆你最喜歡的石頭,便把它帶回家去,好好對待它,因為那是妳唯一的石頭。而且要記住,從此後不要再到海邊去。(永遠相信,我已經找到最大、最美、最適合我的那一顆)。跟異性交往最重要的不是他有多好,而是他對你有多好。一個人如果條件很好,有一百分,可是這一百分之中,他只給你三四十分,或一二十分;相反地,另一個人也許只有七八十分,可是他卻是全心全意的對待你,那你應該選擇那一個?其實,每一個人的條件都是一樣的。不管你有多好,都還有人比你更好。你雖然做不到一個『最好的人』,可是你卻做得到一個『對對方最好的人』。每一個男孩子都可以說:『雖然我不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但我是世界對妳最好的男人』。反過來女孩子也是一樣,這是每一個人都做得到的。
感情最重要的是在於他對你的好,而不是他自己有多好。但是如果有一個人本身已經很好了,對你又是真心真意,真心愛你,那麼你真的可以把一生托付給他。
現在女性考慮婚姻的唯一條件,應該就是妳愛不愛他,他愛不愛妳,是不是真心真意對妳,跟他在一起會不會有壓力,會不會快樂,而非他有什麼!人間的真愛是很難得的。在人的一生中,很難找到一個妳真正愛,真正可以跟他過一輩子的人如果你怯於表達,或害怕會有什麼事,錯失一輩子可能只有一次的真愛,那就太可惜了,所以一定要採取主動,把心裏的話說出來。如果一個男孩子因為女孩子對他採取主動而看不起她,那麼這個男孩子不是男生,而是畜生。更何況,幸福比面子重要,如果犧牲一時的面子可以換得一生的幸福,是非常值得的,勇敢把心裏的話說出來,不要隱藏自己的真心。千萬別說緣份未到,其實緣份到處都有,但卻是稍縱即逝,如果『緣』不及時把握,那就沒有『份』了。大多數的女性對感情是偏重於精神,男性則偏於物質。男孩子除了對女孩子殷勤體貼外,也要學會對女孩子負責任,要將對天下所有女孩子的殷勤體貼,全部用來對一個女孩子。另外剛毅木納並不能討女孩歡心,所以要學習對女孩子甜言蜜語,多說好話。男人,為性而愛;女人,為愛而性。一個維持起來輕鬆、愉快的感情容易長久!一個維持起來艱難而痛苦的感情不易長久,這時後就應該有所選擇。我們都是凡夫俗子,要的是平凡而幸福並且快樂的愛情。對所有的感情而言,過程遠比結果重要。為什麼?因為所有的感情都是沒有結果的。什麼是結果?結婚嗎?結婚之後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可見我們不以感情的結果來評斷它的價值感情也不以時間的長短來論定它的價值。
對感情而言,凡是發生過的都存在,凡是存在過的都有價值。世界上的感情每一段、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值得珍惜的。婚姻是人生裏最大的一場賭局。在這無限長的時間裏,我們還要互相呈現最醜陋的一面給對方看。婚姻和戀愛不同的是:戀愛可以花二個小時打扮自己,精神奕奕的向對方獻殷勤、體貼,輕鬆完成任務。可是婚姻就無法隨時維持高亢的狀態。所以,婚姻是一場大賭注,需有萬全的準備、周詳的計劃、十足的信,然後再去押它一把,即使是這樣都還有可能輸掉。因此如果在賭之前,就知道自己不是心甘情願、不是很愛他、並不想跟他過一輩子,那麼這一場賭注註定是要輸的。千萬不要為了愛情之外的任何一個理由結婚。感情的可貴不在於可從對方獲得什麼,一方面是一種被依賴、被需要的感覺。有人依賴我,需要我,我會得到滿足.面對感情,我們所要採取的就是三不政策:
第一是不急:不要急著結婚。結婚雖然是很美好的事,但是不要著急,該是你的就是你的。
第二是不怕:不要害怕付出。彼此必需一輩子努力,才能把感情維持好。妳不可能『得到』一個美好的感情,妳只能找到一個妳心愛的人來共同經營、造就、完成一段美好的感情。如果你沒決心做好男人,那你就得不到好女人。世界上沒有一個壞男人會有一個好女人,壞男人只會有可憐的女人;同樣的,也沒有一個壞女人會有一個好男人。何況感情中還有一個跟我們共同努力、想把它做好的人。這個合夥事業成功的機會是很大的,關鍵就在於妳是否願意努力、付出而已。
第三是不要放棄。當妳受了打擊、挫折、傷害,當妳感到灰心、失望時,有一個人無條件的,永遠站在妳這一邊,支持妳、鼓勵妳、安慰妳,讓妳重新站起來面對這個世界這個力量,是再親的父母不能給我們的,是再要好的朋友也不能給我們的,只有在人生的旅程中所找到的心愛的伴侶,才能夠給我們。其實愛情是人生唯一的、真正珍貴的;也是唯一的、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只要你有一個心愛的人,你就有了原動力,你就能面對全世界。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在困厄的時候,是最容易接受被人的愛, 也很容易拿一顆破碎的心去愛別人,但是當情形好轉以後,他,更多的是她,很快就會發現,別人是在真愛,自己卻不是。於是,新的困厄便又產生了。 人在困厄的時候,需要提醒自己注意的是:不要為了擺脫眼前的困厄,又人為地製造了將來的困厄。 即便在愛中,也要保持人格的獨立,但獨立不是自私;既然在愛中,就要學會遷就對方,但卻不是一味的順從。

在愛情中,一個自私的人,體驗不到愛別人的樂趣;而一個只知順從的人,將很容易、失去對方的愛。 表面上並不般配的愛情,往往和諧,因為產生這樣的愛情,往往有比較深刻的內在原因;表面上般配的愛情,往往並不和諧,因為產生這樣的愛情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般配。 在愛情上,經常是愈想得到則愈難以得到,愈怕失去則愈容易失去。因此,學會把握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對自己的感情不加約束,放任自流,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戀愛的時候,不妨多回味過去;失戀的時候,不妨多憧憬未來。 輕易得到的也輕易失去。 因此,在愛情遇到困難的挫折的時候,你不要因此而沮喪,可是真的到了“那山”才發覺還是“這山”高。 為了不使自己追悔,對待愛情一定要慎重; 戀,首先是一種幸運,其次才是不幸。 失戀,證明你是真正愛過了,如果沒有真正愛過,也就無所謂失戀,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一輩子也沒有真正愛過的人大有人在.同這些人相比,在人生旅途上你已經贏得了值得羡慕的重要一分,儘管後來失去了,那也不過比分是零。但是,你的人生已由此變的豐富,感情已由此變的深沉,氣質已由此變的成熟。 你以痛苦為代價,已收穫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戀愛是一次已經完成的選擇,失戀面對的是將來而來的重新選擇。戀愛是對一個人的選擇,戀愛是一些人的選擇。只要在已經相識或是相識的人中,有一個能與你彼此心心相印的人,你就可以回過頭去對歲月說:謝謝,我慶倖那次失戀。真的,別那麼悲傷,或許那個真正能夠使你幸福的人,正在不遠的前邊等你。 失戀的痛楚源於對往事的沉湎和就精神上的一時無所適從。如此,減輕失戀痛苦的方法是進行一次短途或長途的旅遊,大自然有一種神奇的魅力,她的博大和美麗,可以幫助你從往事的沉湎中或多或少地解脫出來,可以稀釋和淡化你的憂鬱;你也可以做自己平時最喜歡做的事,使精神有所寄託。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一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半年了,沒有去找事,窩在家裡,白天睡覺,晚上上網。最近跟他父母要錢,想去美國遊學,朋友來問我該不該讓他去我望著他蒼蒼的白髮說:「你如果真的要為孩子好,讓他去,但是不要給他錢 。」
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 我妹婿是美國人,從小就想作水手,嚮往外面的世界,想先環遊世界再回學校念書 雖然他父親是醫生,家庭經濟環境許可,但是父母並不給他錢,他也沒向家裡要 高中一畢業就先去阿拉斯加伐木存錢,因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長,太陽到午夜才落下,三點多又升上來了 他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時,伐一季木的工資可以讓他環遊世界三季 他在走遍世界兩年之後才回大學去念書。因為他是在自己深思熟慮之下才決定念的科系 所以三年就把四年的學分修完,出來就業。他工作得很順利,可以說平步青雲,一直做到總工程師
有一次,他告訴我一個小故事,說這件事影響了他一生。
他在阿拉斯加打工時,曾與一個朋友在山上聽到狼的嗥叫聲,他們很緊張的四處搜尋,結果發現是一隻母狼腳被捕獸器夾住,正在號嚎,他一看到那個奇特的捕獸器,就知道是一名老工人的 他業餘捕獸,賣毛皮補貼家用,但是這名老人因心臟病已被直升機送到安克瑞契醫院去急救了 這隻母狼會因為沒有人處理而餓死。他想釋放母狼,但母狼很凶,他無法靠近 他又發現母狼在滴乳,表示狼穴中還有小狼 所以 他與同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狼穴,將四隻小狼抱來母狼處吃奶,以免餓死 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母狼吃,以維持母狼的生命,晚上還得在母狼附近露營,保護這個狼家庭,因為母狼被夾住了,無法自衛。
一直到第五天,他去餵食時,發現母狼的尾巴有稍微搖一搖,他知道他已開始獲得母狼的信任了,又過了三天,母狼才讓他靠近到可以把獸夾鬆開,把母狼釋放出來 母狼自由後,舐了他的手,讓他替牠的腳上藥後,才帶著小狼走開,一路還頻頻回頭望他 他坐在大石頭上想,如果人類可以讓凶猛的野狼來舐他的手,成為朋友,難道人類不能讓另一個人放下武器成為朋友嗎 他決定以後先對別人表現誠意,因為從這件事中看到,先釋放出誠意,對方一定會以誠相報 他開玩笑說,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禽獸不如 。)
因此,他在公司中以誠待人,先假設別人都是善意,再解釋他的行為,常常幫助別人,不計較小事 所以他每年都升一級,爬得很快。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過得很愉快,助人的人是比被助的人快樂得多 雖然他並不知道中國有「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但是他的生活證明了這一點
他對我說,他一直很感謝阿拉斯加的經驗,因為這使他一生受用不盡 的確, 只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珍惜,下過霜的柿子才會甜,人也是經過磨鍊了才會成熟。
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那麼應該要讓他去外面磨鍊一下,不要給他錢,讓他自食其力, 重要的是父母要捨得放下 !悟到 [ 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不保護 ]
給他一個機會去證明自己、體驗人生,相信他也能從中得到一個對他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英文 年輕人得培養跨領域的生存能力
「實力,就是未來」校園論壇
「相較於我們,你們是幸福的,因為你們的老師都受過一流的訓練,」但是,「我不願意再過一次年輕人的生活,因為我蠻同情你們,你們的前途很坎坷,」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在二月一日《天下雜誌》於成大舉行的「實力,就是未來」校園論壇中,對著全場爆滿的學子們說。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當資訊的取得對大家都是既簡單又迅速,那麼年輕人的競爭基礎在哪裡?大學應給學生哪些必要的生存訓練?蔡英文誠摯地分享她的求學歷程:
文╱編輯部
剛才來的路上,我在想,台灣的教育告訴我了什麼?在我們那個年代的台大,尤其是法律系,有德國教育出來的老師,有受日本教育的老師,也有美國回來的老師,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他們的背景、表達方式、邏輯都不一樣。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我一直覺得做學生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我記得,畢業前最後一科考試後,有一個同學從後面趕上我,說「蔡英文,我今天報仇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平常老師講的我都沒聽懂,今天我的考卷他一定看不懂。」這一句話,真的道盡了我們大學四年。回想大學四年教了我什麼?我都不太記得,但是我的老師們至少教了我一件事情,那就是當你不懂的時候,要怎麼去求生存。相較於我們,你們是幸福的,因為你們的老師都受過一流的訓練,他們的思考比較有系統,教育也有系統。可是,我發現你們年輕人正在喪失一個必須的生存能力。你沒有辦法在一個複雜的邏輯網絡裡面,去釐清跟處理一件事情。外面很多事情,不是學校裡可以學到的。外面的世界變得很快,你今天四年所學到的東西,很可能當你畢業時,就已經過時了。
想不想再過一次大學生活?
我常常問我自己說,到底想不想再過一次大學生活?跟各位很坦白的說,我不想再過一次那樣的生活了。我記得小時候念書,常常聽不懂別人說什麼。後來我發現,在學習過程中,每個人領受的能力,就像天線一樣。你的頻率不一定跟老師的頻率一樣。你常常會聽不懂,所以就必須調整。最寶貴的學習過程,是那個調整的過程,而不是你記得老師告訴你什麼。當年念法律系,會發現每一個問題的解決辦法,一定有甲說,乙說,跟丙說,甚至到丁說。但是在現實裡,只有三說,就是肯定說、否定說、跟一個調和後的學說。
妥協,不是犧牲原則
其實在人生裡,很多問題都是妥協說。妥協,不是犧牲原則。很多人把妥協跟犧牲原則劃上等號。如果你是這種態度的話,那你的日子會很痛苦,而且呢,你沒有辦法解決事情。因為只要是人,思想一定會不一樣,會有衝突。這個時候,就必須要經過協調的過程。我們以前去談判時,有些年輕代表為了表示他是意志堅定的,一開場就說「這是無法妥協的!」我會跟他講說「那你今天來幹嘛?」如果問題要解決,你就要妥協
我不願意再過一次年輕人的生活,因為我蠻同情你們,你們的前途很坎坷。因為現在的科技非常發達。這個世界好像沒有去不到的地方,或接觸不到的東西。好像什麼都能靠電腦幫你解決。然後之後呢?之後你們的日子會很難過的。當資訊的取得對大家都是簡單的、及時的、而且是迅速的,那你的競爭基礎在哪裡?我在康乃爾大學念書的時候,常到圖書館書庫裡找判例。找到那一剎那,你會有種虛榮感,因為你跟這麼多書本在一起,而且你可以處理這些書裡的知識。可是今天,你只需要進到資料庫,輸入關鍵字,電腦就可以幫你做到了,甚至連那個評析它都幫你找出來。那你拿什麼跟人家競爭呢?單單知道怎麼去取得資訊,是不夠的,這些已經是基本條件了。
你們這個世代比我們這個世代辛苦,如果你要面對競爭,有些是基本條件
一,你必須能夠「運作」,而且是在跨國界的情境裡運作
將來你會發現,你所工作的環境,無論是坐在家裡也好,或是在辦公室,你的情境,其實已經是跨越國界了,有時候更是跨越時空。你必須要讓自己在不同的文化、不同情境的互動裡,都能夠自在。當你跟一個英國人講話時,你要用他的文化角度、他的語法,跟他講話。當你跟美國人講話時,用他的腔調、他的邏輯去講。我曾經在兩個星期裡飛完世界一周後,空中小姐問我要吃什麼,我想了半天,跟她要兩種東西,一個叫可口可樂,另一個叫做泡麵。今天我們腦袋裡,已經是有東方,也有西方的東西。對,我們已經生長在一個混合的環境裡。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能喪失你的歸屬感,因為要有歸屬感,你才能在全球自在地遊走第二,各位要的是什麼能力呢?我這裡寫的是「跨領域」。這是我們大學改革中最重要的方向,大學教育必須要是跨領域的。在上一個世紀,很有可能三、四代,甚至百年的家族都做同樣的工作。但是各位同學,你大學四年念完以後,很有可能第一個挫折就會出現,因為你找不到工作。為什麼找不到工作?因為你的訓練,跟社會的需求,已經脫節了。等你工作了一陣子後,你可能又要失業,因為現在做的工作,已經沒有了,你必須要換很多工作。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我們是不是在教育中,給學生太多面對社會所不需要的知識?我們給知識,而沒給他必要的生存訓練。
我們需要不同領域的訓練,不需要每個領域都深入,但是每一個領域都要涉略。而且要有自己組織這些知識的能力,把它轉化成自己吸收的、分析的、思考的系統
我記得在美國念法律時,老師每天進來教室,就說我們今天要討論六個判例。「某某同學,你告訴我們這些判例在講什麼?」然後他會繼續問,問到答不下去,就換另外一個人答,問到所有的人都答不下去時,就下課了。老師從來沒有給過我們答案,每次下課後,我都會問旁邊的同學說「那答案是什麼呢?」你要自己去找答案,把自己救出來。三,你需要的是「溝通能力」。現代人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為什麼?因為通訊科技太發達了。在老的時代裡,你寫信,一封信從寫好、寄到,然後對方再回信,可能要好幾天,或好幾年。可是今天,上網就好了,每次都是立即發生的,馬上問、馬上答。換句話說,你必須在很短的時間裡,很精確的掌握你的語言,掌握情境。更重要的是,很精確地掌握對方的心情,和他的想法
一個會溝通的人,不是天天講話的人。通常那些比較安靜的人,才是會溝通的人,因為他知道怎麼觀察你,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知道怎麼回答你是最有效的。溝通考驗的是你的同理心、感受能力,還有你表達自己的能力
要了解人性
那麼,要怎麼做一個有同理心的人呢?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人性。不論你未來做軟體或硬體設計,或者是醫生、做廣告、行銷等等。最重要,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服務的對象心裡在想什麼所以各位同學,文學作品還是要看,我也不反對你們看韓劇,無論哪一種都可以看,因為它代表的是不同的感受,不同表達的方式。把自己放到他的情境裡面,當你在他的情境裡面,你會怎麼樣做反應?你的感受是什麼?最後,這裡我加了一個字,叫做「熱情」。如果你沒有熱情,你可能喪失將來再往前走的動力我忍不住要再放一個字,就是「好奇心」。好奇心就是你要對很多事情都感興趣,但是不要好管閒事,不該管的事情不要好奇。好奇心跟熱情一樣,都是你往前走的動力,如果沒有這兩樣特質的話,你的人生是很枯躁的,沒有動力
回到原點,各位同學,前面的日子會愈來愈困難。外面的世界,是更複雜的,很多時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很多時候你沒有辦法分辨,但是這終究是你必須要面對的一個人生。當你面對人生的時候,千萬要冷靜。有時候你會喪失信心的,但是喪失信心也不是一件壞事。喪失信心的時候,你要問自己問題出在哪裡?只有在喪失信心時,你才會去質疑事情,才會進步,這些都是你將來再往前走的動力。
當你再回頭看你坎坷而具挑戰性的一生時,或許你們會認為,你們的人生比我們的更有趣。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年喪偶是件難以忍受的痛,辦完喪事後大半年了,我都沒有辦法從悲慟中平復,
儘管親朋好友催促我趕快看看他的遺囑,早日料理好他的遺產,我始終不肯去打開那個保險箱,
保險箱裡不只是他的最後心願,也有我們共同珍藏的心愛寶物,我們的結婚證書,我們的定情之物,婚後每個結婚紀念日都買一個兩人都看中意的戒指,那些,讓我會更加睹物生情,不捨他的體貼、溫柔、幽默、豁達,任我自己沉浸在悲傷中,整天以淚洗面,不肯出門。      
婆婆看不過去,要我振作起來,她說國稅局來催過很多次,要把財產做個什麼結案的,我只好會同律師一起打開保險箱,除了交代的非常仔細的遺囑之外,
他還留了一個署名愛妻親啟的卡片,我好奇的展開來讀:原來,他留給我一個網路笑話:
「一個寡婦向朋友哭訴,老公去世之後什麼也沒留給她,只留給她兩億三千萬!友人充滿疑惑又非常羨慕的問她:你老公這麼好,妳該很滿足,日子也該很好過啊!喔!不!寡婦回答,我先生給我的兩億是:回憶和失意。他的三千萬則是@、千萬要照顧好小孩,二、千萬得孝順公婆,三、千萬別改嫁。」笑話後面,他繼續寫著:我比較窮,我只能給你一億一千萬,一億當然是我們美好的回憶,一千萬則是千萬要忘記傷痛,快樂起來,妳會怪我給的太少,而不肯要這份遺產嗎?
看了卡片,我在他死後第一次破涕為笑,卻忍不住勾出他更多的好,我在婆婆面前哭哭笑笑,終於擦乾了眼淚,牽起婆婆的手,告訴她,我已經準備好今後一定要振作起來,
好好花他這筆遺產,一億一千萬,我怎麼會嫌少呢?
孩子:我的遺產共四億一千萬,分配如下:媽媽分了一億三千萬,一億是:追億!(追億妳我交往的付出與甜蜜,妳會充滿了鬥志!)三千萬則是:一.千萬要照顧好孩子.二.千萬要有老伴(為了妳的身心與老後,但別辜負了孩子!)三.千萬要自力自強.努力學習..
大兒子分了一億四千萬,一億是:留意.(成長過程中處處小心人際互動,因為你太粗心了!)四千萬則是:一.千萬要孝順長輩(因為你正值叛逆期,處處愛頂嘴).二.千萬要照顧弟弟,做好模範.三.千萬不要沉迷於電玩之中,而成了宅男.四.千萬要多運動,肥胖不是福,健康最重要!
小兒子分了一億四千萬,一億是:回憶(我的部落格與畫冊..因與你互動時間最少).四千萬則是:一.千萬要學一計之長(無論是啥?繪畫或..把薛家光榮的傳統傳承).二.千萬要像個男子漢,有承受壓力與委屈的能耐;別動不動就流淚.三.千萬要與哥哥互相友愛,兄弟只有兩個.四.千萬要順利長大,拒絕不當的誘惑;明辯是非.
以上為我粗淺的分配,且又課不上稅,若盈餘更多我會再捕充上.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我來說幾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
幾年前,我看過一本書 "A Day No Pigs Would Die",那本書令我想了很久很久。書上的故事是這樣說的……
一個小男孩有一個好朋友,小男孩從小就跟這個好朋友每天形影不離,這個好朋友是一隻小豬,而這個小男孩的爸爸是個以殺豬為生的屠夫,小豬養大了,有一天會是爸爸屠宰的對象。小男孩很怕小豬長大,怕失去最要好的朋友。小男孩不知道的是──爸爸也快死了,因為爸爸得了癌症,醫生告訴爸爸只剩半年的時間可活了。爸爸還是每天靜靜的工作,他想只剩半年了,更要好好工作,多賺點錢留給兒子過日子。除了錢之外呢?孩子,我還應該留什麼給你呢?爸爸這樣想著。爸爸告訴小男孩,再過一陣子,我要殺你的那隻小豬了,到時候,請你當我的助手,在一旁幫我。小男孩很悲傷、很生氣。爸爸真過分!真殘忍!
爸爸依然每天工作、殺豬;小男孩對小豬很不捨,全心全意珍惜跟小豬相處的每一天,也因為對爸爸的不諒解,小男孩要求自己要更堅強的面對這一切,他不願在爸爸面前示弱。
到了該殺小豬的那一天了……
爸爸沒有殺小豬,因為爸爸在那一天死了。
小男孩靜靜的流眼淚,他終於了解爸爸的心意了。小男孩沒有號啕大哭,因為他對「失去」一直有準備,原來他一直以為自己要失去的是小豬好朋友,現在他才明白,他要失去的是更親近的人。小男孩更知道──爸爸要他一直有這種準備。
勇敢的面對失去爸爸的哀痛、自己繼續好好過日子。爸爸留了面對生活的能力給小男孩。
第二個故事……
我有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她的個性樂觀、開朗,我總覺得就算把她丟到火星上,她也可以很快的適應火星生活。幾年前,她小產,我第一次看她哭得肝腸寸斷。在病床畔陪伴她時,我問她:「很想要小孩嗎?沒關係,還可以再生……
我一說。她立刻號啕大哭。邊哭邊喊:「我可能一輩子都生不出小孩了……」後來,我才知道她為什麼這麼難過……
在我們小時候那個年代,爸爸有外遇、一天到晚打媽媽的家庭是很特殊、罕見的。我的朋友,很不幸的生在這樣的家庭。為了不想見到家裡的紛紛擾擾,她選擇到外地唸中學。在學校,她經歷了一件可怕的事,在宿舍,被男同學潛入房間,用被子蒙住她的臉、強暴她。她不知道是哪個人,但清楚是她同學中的一個,恐懼終日如影隨形。
在一個炎熱的午後,她獨自去一家髒亂、猥瑣的小診所墮胎。恐懼隨著胎兒走了,因為,她已經學會面對自己不是很幸運的人生。那年,她才十六歲。這些事她一個人都沒說,也沒人可以聽她說……
現在,我這個朋友過得很幸福。她有小孩、先生對她很好,她的父母還在一起,不吵了。她對父母孝順、體貼。我還是覺得就算把她丟到火星上,她也照樣可以過得很好……
她的父母恐怕這一輩子都不會知道他們的女兒是怎麼掙扎著成長過來的。這樣的父母留給孩子的是孤單。孤單的孩子比較容易的是隨波逐流,隨命運載浮載沉。我的朋友是勇敢的孤單孩子,她奮力求生,為自己開創一條跟她的父母不一樣的路。她說她不會留孤單給她的孩子……
第三個故事……
有一個男孩,爸爸是一個工廠的守衛,家境不是太好。爸爸總是跟他說:「要是我們像大伯那麼有錢就好了……」爸爸的哥哥、就是男孩的大伯,事業有成,家產萬貫。大伯沒有孩子,爸爸於是提議將男孩過繼給大伯,大伯接受了。男孩想以後我會是有錢人。這個「以後」很快就到了,大伯搭機失事,所有家產一夜間全是男孩的了。男孩本來要考大學,這下變得這麼有錢,想想也就算了,不必讀書讀得那麼辛苦。爸爸媽媽都同意了。反正,我們有錢了。誰還稀罕讀書呀!
男孩一路隨性的過日子,花錢如流水。一直到他變成男人,又變沒錢了,躺在公園的椅子上當遊民,他始終還是搞不懂為什麼大伯留下那麼多錢就這麼幾年就沒了……
這樣的父母留給孩子的是──有錢最好這樣的觀念。其他,沒有了。
看了這三個故事,我們不禁要想:做父母的到底應該留什麼給孩子,才能讓孩子從容的面對自己長長的、未知禍福的一生呢?
大部分的爸爸媽媽急著想給孩子的,都是錢財、家產、名利這些見得到的東西。殊不知別人給的、總也有人可以再拿走。唯有內化為自己性格、價值觀的東西,才會長久,誰也拿不走。
人生,即使走到盡頭,也未見得一定有答案。
給孩子答案,倒不如幫助他學會自己去找答案。
而,幫助孩子學會自己找人生答案的路很長,千錢也買不到,唯有爸爸媽媽真心的愛與陪伴可以到達。
孩子還小的時候,留時間給孩子吧!
你給了時間,孩子自然會讓你知道他最希望你將來留什麼給他……

中年男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